翡翠切蛋面怎么聚光?
楼上的各位,都只说了“如何把大块的翡翠原料切成薄厚均匀的片料”,却忘记问主所提的“怎样切割成圆形”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其实容易解决,在切掉多余的部分后,在剩下的平面上,用直尺和刻刀,直接雕刻出一个正中厚、两边薄的圆盘即可。不过这样做出来的作品一般不能称之为“蛋面”——因为其形状是“椭圆形”而非“正圆形”。要雕出标准的蛋面,需要先做出一个正圆形的薄片——而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先用环形锯片磨出大概的形状,再用磨砂抛光来最后定型。
不过呢,上面所说的方法只是“怎样切出来”的问题,并没有说“为什么要这样切”。而要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话,就得从翡翠的“种水色”与“雕工”这4要素说起(“材质”这一因素在本题中并不重要,所以就不提了)。 首先明确一点观念:对于玉石这种天然形成的矿物晶体来说,没有“完美无瑕”这个东西。任何一块玉石,只要被打磨成器,就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同理,无论经过怎样的雕琢,玉石的原始结构必然会被改变。讨论什么“尽量保留原石表面”“尽量不破坏内部结构”等等的话并无意义。
如果要从切面的形状上来选择的话,理论上讲,除了正圆形之外,其它形状的切面应该是不太合适的:由于玉石的天然形态千差百异,所以若不是专业程度很高的大师,是很难把握其它非圆形切面的玉质的分布情况的。
正圆形的切面因为能充分显露内外的颜色、质地等,是最为稳妥的选择之一。当然,如果是大师,那自然是随便切啥形状都行~ 说完“如何切”的问题,下面来讲讲“为什么不切方形的蛋面”的原因。这主要也是因为材质的缘故。
通常来说,好的翡翠材质是难得一见的。而这样的材料如果要做成手镯或者挂件的话,损耗是十分严重的。若切出了边角料,通常也是做成戒指或手链之类的低价值小件。像这样成块大块的高品质翠料,如果切除了很多边角废料的话,是非常可惜的。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切方形的蛋面。若是非要切的话,也应该切出八角的、六角形的、三角形的等“异形蛋面”,而不要切出正方形或是长方形的蛋面。一来是因为,这类形状的蛋面往往对原料的要求更高,二来是因为,成品的摆放造型更加灵活一些,不至于完全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