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越带越混好么?
我们常说的“人养玉,玉养人”其实是指佩戴玉器对人体的一些好处,比如按摩人体穴位、疏通筋脉、吸收营养等...... 当然,佩戴的玉器是经过雕琢的工艺品,再经过长期的把玩,表面会积累一层包浆,看起来会更亮更光滑。但这不是使颜色变深的本质原因。
天然形成的绿色翡翠部分是含有铬离子的铁钛氧化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它的光泽不是玻璃光泽,而是油性光泽或者蜡状光泽;折射率低于1.65(即入射光线被镜片反射回来的比例小于90%);密度在3.32g/cm³左右。
由于这些特征不符合传统玉石的定义范围,所以它不能作为玉石,而只能算是一种特别的宝石。 不过虽然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玉,但在把玩的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变化——表面的光泽会变润,种水会变得更好一些,颜色也会有些变化,如从淡绿变为深绿或是从绿变为灰绿等。这是因为矿物颗粒之间的缝隙会受到人体油脂的浸润和填充,显得更为滋润。同时,一些空气污染物可能会吸附在宝石的表面,使得颜色变浅。经常把玩的美饰,会逐渐去除杂质,显得更加通透,颜色也会逐渐加深,呈现更加迷人的光泽。
但是,这些变化都是缓慢的、不明显的。与化学处理导致的染色或充胶形成的明显视觉效果差异很大。 所以,所谓“越戴越黑”一定是误解!
翡翠越戴越亮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的翡翠都可以越戴越亮,尤其是色好底好的玻璃种和冰种翡翠。所以,可以理解为只有好货才经得起盘玩,其实这话也没错。但是翡翠的种类是非常多的花色品种,很多的中低档的翡翠由于内部的结晶颗粒性粗大,结构松散,是不适宜手玩的。
所以,在选购的时候,可以要求商家写上翡翠A货的字样,但是并不一定要商家写越戴越亮等的字眼,这也因人而异。因为不是所有的翡翠都适合佩带,也不是所有的翡翠都经得起盘玩的。而真正A货的玻璃种和冰种翡翠,其实是不惧怕盘玩的,因为它的内部结构非常细腻,结晶非常优良,属于高密度高硬度的品种,所以这样的翡翠越盘越好。
一些翡翠会有越戴越混的现象,这些的翡翠大多属于低档花货,其内部结构非常的疏松,结晶非常粗大,这些翡翠的翡翠在加工的过程中,大多数采用漂洗酸侵处理,使得表皮上有一层非常薄的蜡层将本就疏松的结构封闭起来,使得结构看起来很干净,但这种封闭是暂时的,一旦佩戴或者把玩,这层非常不牢固的蜡层松动了,内部本就脏乱的结构就会暴露出来,同时,翡翠内部的次生矿物就会反应生成碳酸盐等一些杂质,使翡翠看起来非常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