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翡翠如何分辨真假?

何峻恒何峻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到鉴别真假,首先需要了解真玉和假玉都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这样在鉴定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 真玉:以硬玉矿物为主,主要组成单晶体为辉石类矿物,颗粒大小均匀,呈柱状、粒状结构。另外,因为质地细腻,肉眼很难观察到玉中的矿物晶体,行内也有人把这种质地细腻的玉石称为"老坑玻璃种"或"冰种"。其特征是透明度高、光泽强、颜色纯正鲜亮。

假的玉石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由天然石材改造而来,比如大理石、蛇纹石等通过人为腐蚀处理;二是由人工合成材料如玻璃、树脂、塑料等假冒的玉石品种。这两类假货的鉴别方法也不难。 天然的石材中往往含有不同的纹理,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是有明显个人特色的。所以只要看到玉石中有明显的纹理,就是天然玉石了。

除了天然玉石之外,所有的玉石仿制品都可以归为人工加工的伪品。要判断一块玉石是不是人造的材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打火机烧灼玉器表面,如果冒烟且表面有炭灰脱落就是人工伪品,否则就是天然玉器。也可用硝酸滴在玉器表面,如出现绿色荧光,也是人造玉石。 用放大镜观察,可以更清楚地辨别真伪。真的玉石,可见到交错的条纹,而假玉石则只见一层皮。

当然,最直接的判断方法是请专业检测机构鉴定。 购买翡翠时不要贪图便宜,买价格明显过低的翡翠,由于这些翡翠的价格低于正常价格,那么就有可能是赝品。虽然低价不一定是赝品,但高价一定不是赝品。

水莉玉水莉玉优质答主

一、观察颜色

翡翠色彩多种多样,但常见色调为绿、白、紫、黄及褐等色。翡翠的绿色是其最美的颜色,价值也是所有颜色当中最高的。我们民间还一直流行着“蓝带绿,帝王玉”。翡翠的绿色有翠绿、阳绿(宝石绿)、黄绿、蓝绿、粉绿、灰绿等等,“翠绿”色纯正、晶莹素净、无粉杂之色,是翡翠绿中的名品。“阳绿”亦称“宝石绿”,色泽艳丽、透明度高、无杂质色和漆黑的绿,属无价之宝,非常难得。“蓝绿”呈蓝里带绿或绿里带蓝,颜色偏乌、偏灰、水低底粗、品质较差。

二、观察透明度

透明度是衡量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准,翡翠的透明度由透明到不透明分为透明、玻璃光泽、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几个级别。

从外表上看,透明的翡翠,内部的结晶颗粒越细腻,颜色也越鲜美、水润、晶莹、玉感强、绿色分布均匀柔美;翡翠透明度差时,绿色等颜色混浊、干涩,色块分布生硬、呆板。透明度高低由结晶粗细程度、裂隙发育程度、外力破坏程度、浸染程度决定,一般而论,天然翡翠透明度好于非天然翡翠。

三、观察内部结构

组成翡翠的结晶颗粒,可用放大镜进行肉眼观察。一般而论,天然翡翠的晶粒较细腻,排列致密且紧凑,具有玻璃光泽,双折射现象较明显,反射光呈漫散射状,部分呈丝瓜络裂隙和冰裂纹(冰点);非天然翡翠在放大镜下,内部结构为玻璃质非晶质体,晶粒粗大,无冰点或冰点状较大,分布不均匀,常为直线状(与翡翠特有的“三组解理”平行)排列,有些非天然翡翠颗粒较粗,在肉眼下也可看到;部分非天然翡翠内部有金属光泽,且多色现象较普遍;经石蜡、塑料或玻璃胶优化处理(染色、注胶)后的翡翠,放大镜下,均可见到染料沿裂纹分布浸染而成的纹或丝线状,且玻璃胶未渗透或渗透不均匀处呈点或斑状赋存,部分还可见到胶状物的反射光呈油光、蜡状等光泽。

四、观察相对密度

翡翠的相对密度为3.30-3.36g/cm3。相对密度是鉴别翡翠的重要指标,我们可以通过经验来粗略测验翡翠的相对密度。单件翡翠珠宝玉石成品的相对密度是比较恒定的,因此,翡翠一般拿在手中会有较明显的沉重感。天然翡翠的相对密度大,非天然翡翠(优化处理、再造处理)常明显低于翡翠,拿在手中无沉重感。

五、观察折射率

翡翠折射率在1.66-1.68之间,双折射率较高为0.030。翡翠具有玻璃光泽和较高的双折率。

六、观察翠性和石花

由无数微小柱状、针状的硬玉矿物颗粒组成的翡翠,切磨加工后,在表面可见到具有翠性和石花。我们俗称的“翠性”是指在翡翠表面可以看到有许多细微的、闪烁的、与基底呈一定角度解理的晶莹剔透的硬玉小晶体;而“石花”则是与翠性相对应的,在绿色(或其它色)翡翠中常出现的色淡的白斑,也可称为“癣”。

七、观察水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翡翠的“水”,是指组成翡翠的硬玉颗粒之间胶结得紧密程度,在外观上即为“水头足”、“透明度好”、“水润”、“晶莹”、“无朦感”、“起莹”、“起胶”、“通透”、“无混沌感”等。因此,翡翠的“种老”等含义也可用“水好”来描述。(“种”是评价翡翠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它与翡翠内部硬玉颗粒的结晶颗粒大小、裂隙胶结情况以及致色离子在硬玉颗粒中的分布有关。)

八、观察雕工

天然翡翠的雕工一般较好、细腻、光滑、干净,但非天然翡翠由于受胶体的影响,其雕工往往不够细腻,甚至很难加工,或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断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