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底青翡翠咋那么贵?
先简单科普下“底”这个概念,在行话里“底”是形容玉质的意思。比如一块玉质地细腻,就会说这块玉的底细;如果质地粗一些,就会说这玉的底子粗。 那什么是“白底青”呢? “白底青”是指以白色为主,底色淡雅,并有透明感,局部或全部出现青色(绿色)的翡翠。
“白底青”中“白”指颜色,“青”和“绿”都是绿色,只不过现在“绿”色更受欢迎,所以“青”多指偏蓝的色调。 在所有颜色里,白色算是最“干净”的颜色了。因此有“千湖百河,不如一碗干净的白饭”的说法。可见白色在人们心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而天然形成的“白底青”往往颜色均匀,底色淡灰青,并有一定透明度。由于颜色由内部产生且扩散,因而自内向外色彩逐渐过渡、变化自然。 除了颜色以外,影响“白底青”价格的因素还有净度、切工等。如果内部瑕疵少,结构致密,抛光良好,那么在同等颜色基础上,“白底青”的价格也会更高。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虽然多数“白底青”颜色艳丽,但过浓过艳的颜色往往不是优质的颜色,其价值反而不高。例如人工处理的“白底青”,经过化学处理使其变浅,这样看上去颜色会更鲜艳,但这种经过人为处理的“白底青”会给人一种“假”“庸俗”的感觉。这样的“白底青”即便卖相好,也不会值多少钱。
白底青翡翠是一种白色为主,青色为次的翡翠。这类翡翠因为青色(刚青部分)太少,主要作为原料用来进行白玉雕件制作。不过若青色(刚青部分)部分较多或很均匀,则可以作为刚青翡翠看待,作为首饰级翡翠进行制作。白底青翡翠,因为白色为主,绿色为次,色为浅绿。白底青翡翠中白色部分水头、种份较差,玻璃光泽,质地干枯,是属于低档翡翠,价格不高。
翡翠是靠色、种、水、底和工、瑕进行综合评价来定价的。从价值上来说,一般按色、种、水的这个顺序由高到低的。不过也有例外,比如玻璃种,那么种份就成为影响价值的第一因素。所以,一块玻璃冰种蓝花挂件和一块糯化种高绿挂件哪个价值高,这是无法比较的,因为两种翡翠的第一影响因素都不相同。
一般来,白色基底为白底青翡翠的评价第一因素,因为颜色不多且不艳,所以色退居第二。第二因素为颜色的品质,颜色分布和颜色数量,再其次为种份、底子和绿色的色调。
如果白底青翡翠底子好,颜色足够多足够翠,也不会是低档货。例如:白底青翡翠手镯,由于受镯子的要求限制,在圈口内颜色不容易积攒,所以颜色都为细丝状,多为不规则分布。这种颜色的分布和色调都不会太高,但手镯的种份都还很高,多为冰种甚至冰种玻璃种,从种份上就比同质量的白底青翡翠佩件要贵了。此外,由于手镯的加工难度比挂件难度高,加工费高,成品率低,所以,白底青翡翠手镯比同质量白底青翡翠挂件还贵。
综上所述,白底青翡翠的底子是其评价第一因素,白色质地、冰点的数量和位置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