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中的豆种好吗?
“好”字其实不太合适,应该表述成“实用”、“亲民”或者“实惠”更恰当一些。 豆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种老称呼,但是现在的玉石从业者一般不会这样称呼了,因为传统的豆种指的就是细豆种。现在所说的豆种,一般是指糯豆种。 因为豆种是硬玉(现在通常说的翡翠)中最低档的一种,所以用现代的称谓——糯豆种,反而更合适一些。当然,从广义上讲,任何种水的翡翠都算作豆种,只是这种笼统的叫法在行内已经很少见了。
之所以说糯豆种翡翠亲民和实惠,是因为它在这个基础之上,兼具了色、质、量等方面的优势。 首先在颜色上,由于糯豆种本身的透明度就会给人一种浑厚的感觉,所以颜色深了,反倒更适合这样的底子。而绿色又是色彩中最鲜艳的,因此带绿或者满绿的糯豆种就成了最具价值的品种之一。
其次在质地方面,糯豆种的结构比较致密,虽然具有明显的颗粒感,但颗粒间的交织程度较好,所以不容易起棉或者透风,整体给人以厚实的感觉,这也是种老的表现之一。 最后在于数量上,尽管现在科技可以人工优化处理翡翠的颜色和透明度,但是这样的工艺无法改变翡翠的基数,只能尽量提高每块翡翠成品的品质。因此天然满绿的糯豆种虽然价值高,但是在市场上却也比较常见;而天然无色或者浅色的糯豆种就相对比较稀缺,因此价格也不便宜。
以上是针对“豆种好不好”这个问题所作的回答。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虽然豆种属于低档的翡翠,但是其中也有品质高低之分,所以在这里也简单介绍下判断的方法。 除了结合自身的经验以外,最可靠的还是参照业界的标准——以玻璃种作为最高标准,然后依次划分出冰种、糯种等档次,最后以豆种作为底。当然,这些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存在一定的浮动范围。
很多人对翡翠中的豆种不太了解什么是豆种,翡翠中的豆种是什么样的,市场上所谓的的田黄豆和芙蓉豆到底是什么?大家对于翡翠豆种都有一定的疑问。因此,我们需要对翡翠的豆种有所了解,才能在购买翡翠是做出正确的决定。今天就给大家说说翡翠中的豆种。
在说豆种翡翠之前,先为大家解释一下翡翠的种份,也称作种份或种分,简称是“种”,我们经常说的那种老,那种新,就是指的翡翠的种份。翡翠的种份好坏是评价翡翠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那么好的种份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内部的结晶颗粒越小,越细腻越均匀,这样的翡翠就是种份好,质地细腻温润,价值更高。如玻璃种、冰种等,相反,内部结晶颗粒粗大不均,这样的翡翠种份就差,价值就比种份好的翡翠低很多。豆种翡翠属于中低档翡翠,内部结构是细小颗粒状或纤维状,在显微镜下像是一粒粒小豆子,因此得名豆种。
豆种一般在市面上主要用处是雕刻一些摆件或手镯,价格不会太高,是普通人较为容易接受和入手的翡翠。豆种翡翠有分为油豆、冰豆、紫豆、芙蓉豆和田黄豆等。我们在购买豆种翡翠的时候,要注意分辨豆种,好的豆种是油性好,半透明,内部干净起胶,这样的豆种价值才好,价值更易得到市场的认可,升值空间也大。而有些发干或发闷或是内部不洁净的翡翠,价值就相对低很多,升值空间不大。
我们通常所说的田黄豆和芙蓉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翡翠,田黄豆其实是玛瑙,市面上常见的田黄豆手镯要提防购买。芙蓉豆其实就是东陵玉,也有人叫水晶玉。总之要分清自己购买的是真正的翡翠还是其他什么玉,价格不一样,价值的升降空间也不一样,我们在购买翡翠的时候必须要心里有数,以免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