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密度越大越好吗?
其实,对于天然翡翠来说,其密度是一个相对较弱的鉴定特征。 因为除了极品翡翠外,目前市场上多数的翡翠都不是“纯”天然的。 在翡翠形成的早期阶段,其内部会产生微小的空隙(显微裂隙),充填矿物主要为硬柱石、透闪石和阳起石。这些填充物会留下一定的空间,从而让翡翠的密度不如纯天然的晶体,所以通过密度来判定是否为“天然”翡翠并不是最科学的办法。 另外,随着雕刻工艺的进步,现在大多数的翡翠制品都会进行精加工,也就是把原来的自然形打磨抛光成规整的圆柱体或立方体,在表面上看不出明显的颗粒感。这样处理的翡翠制品,其密度就更不会大了。 所以用肉眼判断的“密度大”,其实是经过人工处理的结晶紧密程度,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天然”。
不过,虽然用肉眼观看无法判断是否天然,但可以观察颜色: 如果发现翠色(主要是绿色)是“浮”起来的(如图所示),那就说明这种翠绿是由色素颗粒分散在晶粒表面构成的。这样的色彩分布由于反光的原因,会导致看上去比较“水灵”;如果绿色呈点状或者条带状分布在翡翠内部,那这样的绿就会显得“呆板”很多。而且,因为这样的结构会让光线能够在翡翠内部形成多次反射,所以会显得水头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