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起荧是什么?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起荧”; 简言之,就是光线在翡翠上产生反射作用,我们看到的荧光闪烁,这就是起荧。 在自然光下、阳光下能看到明显的起荧光的翡翠,一定是绿色很浓、颜色分布均匀、种水比较好的满绿翡翠。
反之,如果是灰暗、无色或者色不够均匀的绿色(色根),即使种水再好,也不会出现起荧光的现象。 这是因为: 自然光或阳光是由许多波长的光混合组成的,当光线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时,由于各个物体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反射能力不同,结果就造成了每个物体都有其独特的光谱。 这个光谱可以用光谱仪直接监测出来,而人眼其实是一种复合传感器,可以识别光谱范围在400nm与700nm之间的电磁波,也就是可以看到肉眼可见光(RF),而这仅仅是整个人眼可识别光谱的极小一部分。 而电磁波的波长跨度极大,从波长不到1纳米的伽马射线到波长几十公里的无线电波。 我们所看到世界,只是这个宏大宇宙的冰山一角。
对于自然界中很多物质而言,除了少数元素(金、铜等)由于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形成电荷而带有一定导电性之外,大多数物质的带电量都是很小而且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所以天然没有光电效应发生。 但人体是一个巨大的电子导体,因而当人体接触这些不带电的自然界物质时就有可能产生光电效应。
不过,人体产生的光并不是来自人体本身,而是来自附着在人体表面的细菌、尘埃等,因为这些微生物和颗粒本身就带有点电,加之人体皮肤表面经常分泌电解质(唾液、汗液等),使得人体带电情况更加明显。 所以,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绿色,或者是绿色不均匀分布,而又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的物质,比如铁铝硅酸盐矿物、石英岩、花岗石等,即使是沾满了灰尘和油脂,也很难把皮肤染成黄色,而是显得灰扑扑的。 相反,绿色翡翠因为含有铬元素而呈淡绿色,铬是电负性很强的金属,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使得翡翠表面也带上少量负电,从而具备了对可见光的吸附能力。 当可见光照射到带有色素的颗粒(杂质)上时,色素分子吸收其中一部分能量,将剩余部分以荧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我们就看到了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