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可以盘吗?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有点意思,因为“盘”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个误解。 很多人以为盘就是手盘;其实不然,真正的盘指的是“盘玩”,而“玩”字本身就带有玩乐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古代人们把玩玉石,是把它当作一件有趣的事情来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任何好看的、有颜色的、有灵气的玉都可以被玩。(当然,我不否认有些玉石需要保养,不正确的盘玩会加速其损失,但我所说的是,这些玉石本身是可以被玩的) 所以从概念上说,只要是美好的,有趣的,就可以被当做艺术品。那是不是所有的艺术品都要被人“把玩”呢?当然不是!我举三个例子:
1.在博物馆里,你能摸到镇墓兽吗?不能吧?为什么?因为文物是要被“欣赏”,而不是被“玩”的。
2.在你老家,有没有可能找到你爷爷或者奶奶的老照片?如果有,那这张照片是“收藏”着你家人的历史的,不是“把玩”着你爷爷和你奶奶容颜的。尽管你可能很爱惜它。
3.在图书馆里,你能随便动阅览桌上的文章吗?不能吧?那是因为文章的作者花了心血的,你不能白看,你要好好“阅读”,而不是随随便便“把玩”。 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只有当你对一件作品倾注了情感与精力的时候,它才可以被当做“玩物”。否则只能算是“观赏品”。 而对于一件艺术品来说,最重要的恰恰是被赋予的情感与精力。
回到问题中来,首先我们需要判断一块玉石是不是能拥有被“盘玩”的价值。以我的经验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在鉴定一块玉石是不是真的翡翠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考虑过它的颜色、质地等能不能得到认可的问题了,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这块玉就算再如何用心,也是达不到“盘玩”水平的。 我认为一块好的玉,应该是干净,通透,颜色均匀,纹理清晰的。这样的玉,也许没有生命,却也可以让人“欣赏”“阅读”——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让玉石的颜色更漂亮,结构更加清晰。
但是如果我们过分追求“盘玩”的效果反而本末倒置了,因为好的玉原本就应该具有好的基础。如果是一块好的底子,加上精心的打磨和设计的雕刻,最后得到的将会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即使不能像骨董一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也会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