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与玛瑙哪个好看?
这个要看个人喜欢了,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是不同的。 但是从市场的口碑来看的话,应该是翡翠更受欢迎一点。 这里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种宝石的情况。 翡翠主要产于我国的云南,也有少量的产地在辽宁和四川。 因为早期的珠宝行业都是由国营企业主导的,所以那时候翡翠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各大商场的专柜,或者一些大型的超市。因此早期很多人对于翡翠的了解就是来源于这些渠道,看到的翡翠款式也比较单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选购自己心仪的首饰。而翡翠也乘着这股潮流顺势进入了网络购物的行列之一。
网购翡翠虽然方便,但是其中的水也是很深的。因为买家不能直观的看到实物,所以对于卖方来讲就很容易弄虚作假。比如将质量差的翡翠说成是优质的,或者是拿假的翡翠当真的卖。因此买翡翠的时候最好是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者身边有懂行的人一同前往,这样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好宝贝。
玉髓(玛瑙)的来源地比较广,有澳大利亚的,也有菲律宾的等等。市面上的玉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无色的,另外一种颜色较为丰富,比较有特色的如:樱桃红、草花黄色等。 无色的玉髓看上去纯净无瑕,像玻璃一样透明。因为外表很像玉石,所以在市面上也有很多被误认作翡翠的商品。不过由于玉髓的结构比翡翠要疏松得多,所以用手掰一下就可以看出来。另外也可以观察其表面的抛光痕迹,如果比较亮,而且很光滑的话,那么就是玉髓无疑了。 颜色丰富的玉髓因为其中所含矿物质的不同,所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些多彩的颜色为玉髓增添了不少的风采,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其更容易被混淆。
不过只要多注意,还是能够找到一些辨别的方法的。首先可以看表面花纹的形态,如果花纹是规则排列的,那么很有可能就是玉髓;然后还可以仔细观察是否有染色剂沁入的痕迹,如果有的话,那就说明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工染色的。最后可以看看光泽,如果是天然的玉器,表面是会泛油脂的光泽的;而如果表面非常干燥,而且摸起来有些滑溜,那么就有可能是人工上光的假翡翠。
翡翠与玛瑙相比,翡翠无论是在颜色还是在种类上,都比玛瑙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玛瑙颜色虽也丰富,但毕竟品种有限,色大多也不鲜亮。
翡翠一般以绿为贵,若为玻璃种,色度深浓鲜亮,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具有极大的收藏和增值潜力。玛瑙一般以深红、深 purple、纯白、纯 blue等纯色为贵,而且以颜色越纯越均匀越好,其增值潜力与翡翠相去甚远。
从质地来讲,翡翠的硬度要远远高于玛瑙,且多数翡翠在放大镜下都表现得细腻光滑,晶莹通透,一些高档翡翠甚至为玻璃光泽,显得娇艳欲滴,美不胜收。
而玛瑙的硬度相对较低,内部往往存在着数量不等的孔洞及裂纹,一些高档玛瑙甚至会出现丝绢状的光感,给人一种朦胧、迷幻之感。
鉴别翡翠与玛瑙的技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看颜色。
翡翠颜色多样,以绿为上,绿得娇艳滋润、通透清亮为最贵,若为玻璃种的满绿或翠绿,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其颜色不仅有绿,红、黄、紫、白、黑亦可具备,且不同颜色可相互交融,颜色之间分界模糊,呈渐变过渡衔接,绿色的翡绿色翠中还常常可出现“翠纹”(即细小的白色线条)。
翡翠的颜色除人为染色外,天然色多呈纤维状、脉状或点状分布,内部常可出现色斑、色环及色絮等,绿色常常是呈放射状、点块星散状、絮棉团状和丝网状分布。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许多绿色区域皆由粒状绿辉石、绿铬石组成。一般翡翠的颜色看起来很舒服自然,似绿叶般鲜艳。
但是有些染色的B货玉,颜色会偏暗、偏蓝,与一般的绿有所差别。且在翡翠中常常可出现颜色分层及色散等特征,即使在染色处理时,也很难将外表颜色与内部颜色融为一体,导致颜色不够自然。
玛瑙颜色亦鲜艳,颜色以红、紫、白、蓝为主,亦可出现这些颜色的混合色,一般为深红、紫红、蓝红等,其颜色纯正,色调均匀,少变化,无色环、色絮及不均匀色丝出现。其颜色在显微镜下多呈胶体浸染分布,并可出现色晕、色带、色彩斑图等。
其红、紫、蓝色系是由于所含Fe 、Mn、Cu元素被胶体作用而致色。尤其在它的断口处,玛瑙常出现一层层的环带,带内颜色均匀一致。
二、观察质地。
真翡翠为多晶组成的集合体,致密、晶莹通透,硬度较高,在棱角处或裂隙处常出现"翠花"或"翠线"等。其内部有时可见纤维状、片状或星点状的绿色物质分布,玻璃种翡翠晶莹通透,放大观察,内部仅见极少量石纹及石脑。
一般真翡翠的表面光滑细腻,偶有凹坑,给人以“娇艳”。玛瑙的硬度较低,内部常有分布不均的裂纹及孔洞,孔洞沿纹理有锯齿状、阶梯状发展,断口处常有凹凸不平的层带出现,给人以“干涩”、“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