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镯棉絮多?
棉是翡翠原生结构的一部分,在翡翠形成的过程中,由硬玉岩周围侵入的物质形成的纤维状晶体,它的外观很像棉花,因此称为“棉”。 由于形成过程的不同,棉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呈纤维状或长条形,称纤维棉;另一种呈团块状,称杂色棉(图1)。 除天然形成的棉外,还有由于后期环境变化引起的后天棉。例如,玉器在加工过程中,因工具不锋利、用力不均匀而留下的刀刻痕迹,或是抛光时的砂眼,日后均可成为影响玉器美观的瑕疵。这种由后期因素造成的缺陷,一般用打磨的方法可以除去。 但有些可能去掉也不容易。像某些手镯上的石纹,如果并不妨碍美观,大可不必计较。如果影响美观,就要适当处理了。 首先,要看这种后天性瑕疵是否影响到玉石结构的完整性。如果是的话,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理——如果只是一点点,可以用放大镜仔细查找,然后用抛光粉抛光,但这样只能暂时性消除,效果不佳;若较多,可用砂纸磨去,再用抛光粉抛光,这样基本可以搞定。
其次,要判断该种瑕疵是否是致敏性隐患。如果确实是,则必须彻底清除。 致敏性隐患是指那些虽然不影响玉石的整体美感,却有可能使局部发生腐蚀,导致玉石产生霉点、斑点等劣化现象的隐患。这类隐患一定要彻底清除,不然的话,即使其他部分再完美无瑕,整体效果也是大打折扣了! 对于此类隐患,可用浸油法、灌浆法来处理。
方法是用细纱布包裹食盐,放到清水中浸泡,使其充分溶解,然后把有污渍的部位放进去清洗。也可以把牙膏挤到抹布上,反复擦拭有污渍的地方。或者蘸着肥皂水轻轻搓洗,再用清水冲净。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天然结构还是后天形成的瑕疵,只要不影响美观,都不必刻意去除。否则的话,有可能越弄越差。这是由于翡翠的原生结构遭受破坏后,其内在的品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