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链穿多少粒?
我们常听别人说,自己的手串是“108颗”的,或是“14颗”的等等,其实这里说的并不是数量,而是指108颗佛珠、14颗天珠等等。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佛教中,有对应的计数方法。 比如在《瑜伽师地论》记载着这样的内容—— “复次比丘,若欲计数一佛牙,二佛牙,乃至多佛牙,应如是计:从初日起,至日中时,应数佛牙数。日中已过,应计一佛齿,二佛齿,乃至多佛齿,从初牙至末牙,应如是计。” 这里的“一日一夜”就是指的一天24小时,“一昼一夜”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 “应数”的意思就是需要计算的次数,也就是说,无论是要计算多久的时间长度,都是按照“一日一夜”来计算。而“应如是计”中的“如”是指的程序或方式,“计”指的是计算。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计算有多少种物类(比如想算有多少粒珠子),就应该这样来计算。
以此类推,如果想知道有多少条项链,就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珠子;如果想知道有多少只手镯,就数一下一共有多少块玉牌;若是想要知道有多少串念珠,就把其中所有的珠子全部拿出来,点数一遍。 当然这种方法只是计算物体数量的一种办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比如想要计算一座塔里有几尊佛像,可以直接去数;如果要计算一棵树木上有多少片树叶,那么就需要借助工具来测量了。
现在有一些人会把一串由大小不一的宝石或玉石穿成的手珠佩戴在手上。因为其形状与尺寸各不相同,所以不能采用前面那种“一粒一粒”地数的方法来计数。不过这种由很多小块组成的饰品也不是无法计算数量的。比如可以将这些块体全部浸泡在水中,接着再逐一进行称量,最后根据每种块体的重量比例以及水所占的体积比,就可以求得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