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翡翠的注意几点?
1、不要买太便宜的,价格太过低廉的,十有八九是有问题的。如果实在太便宜又特别吸引你,你要想想为什么它卖得这么低,是不是所有的成本和费用都包含在里面了(成本+工费+税费)。举个例子吧,我在缅甸旅游的时候买了两条很漂亮的缅料手镯,每支也就4000元,我怀疑是危地马拉玉或者是澳洲玉,回来后我请专家看了下,果然如此,这种玉石本质就是玉碎和渣混一起做的,本身价值不高。当然你也可以说,我不在乎这些细节,我就要便宜的,那也没问题,只是你要做好后面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而不好奇的准备。
2、最好带上懂行的朋友去,让朋友帮你参考参考。当然这样的朋友必须是对玉石比较内行的,否则他/她也有可能受骗。
3、在网上先了解一下基础知识,这样你去购买的时候心里有个谱,不至于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比如你可以百度“如何辨别翡翠”或者“怎样判断翡翠好坏”,很多网站都有详细介绍,多看几家,多了解一些,对你有帮助的。 我之前写过一篇怎么选购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哦 有哪些网上的工具是可以帮到你? 淘宝上有很多卖鉴定证书的,一般两三块钱一份,如果你不放心的话可以买一张,上面会写得非常清楚,如果是假的,卖家势必不敢给你真证书,假一罚十呢。
5、千万不要在不知名的小店购买,千万!千万不要!你知道现在有很多无良商家嘛,他们本来卖的可能是正品,但是你在他那里买了以后,他可能会给你寄过来假货,原因嘛,当然是利润高啊,反正你又不知道。 推荐大家去正规的大型店铺购买,有保障。
第一,要了解翡翠的基本知识和鉴别方法。 第二,要掌握翡翠的各种质量评价手段,学会对其质量排序。 第三,要掌握市场行情,学会讨价还价。 第四,要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及地方保护政策,维护自身权益。
目前仿制翡翠主要有3种:一是由翡翠次晶质、低温石英脉、白石英岩构成的“油青种”翡翠;二是“B货”翡翠;三是“C货”翡翠。
“油青种”翡翠 靠高超的技术做“漂绿”、“浸绿”处理。“漂”、“浸”之后,裂纹被充填封闭,原有的颜色也变绿、变透亮,肉眼从裂隙处仔细观察,有死板的绿色胶状分布,玻璃光泽不强、显得有些暗淡,在透射光下呈油青色绿,无纤维交织结构。
B货翡翠 处理时将低档的有切纹的翡翠用酸浸蚀,除去杂质、有机质及原有的绿色,使之变空、变白。浸蚀之后,将翡翠放入热熔的石蜡(或其它高分子聚合物)中,使之渗透到翡翠的裂隙及颗粒间隙,再冷却成型。主要识别特征有:①“雾点”,即残留的未被浸蚀的杂质团,通常在颗粒间隙或裂隙中充填有浅黄色胶状物。②“死黄”或“死绿”,即原来翡翠中的黄、绿色浸蚀掉后呈浅黄色或浅绿色。③纤维结构不清,并有“橘皮式”、“龟背状”裂纹。④用弱浸蚀液(3%~5%HCl或10%HNO3)浸蚀10min,表面出现网纹。
C货翡翠 处理时将低档的、白色的翡翠或石英质玉(市场上叫水沫子、水沫玉、水长石玉)通过注色处理而成。其主要识别特征:①“雾点”与B货翡翠同。 ②注色翡翠中翠绿色艳、不自然。 ③从台面上可见绿色与白色界线十分清楚,并有“丝网状”裂纹,绿色中常混有黄色。 ④用弱浸蚀液浸蚀后也有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