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别翡翠的档次?
如何区分和辨别冰种、糯种、豆种 ,以及它们的品质好坏呢? 这里用3个简单的方式可以区分冰种、糯种和豆种,分别是: 看结构、看质地、看底色。 先来看第一图,这是典型的豆种,由粗粒结构的晶体组成,因此肉眼看起来颗粒较明显。
第二张图是糯种,可以看到细小的晶体,但远没有豆种那么明显。 第三张是冰种,看不到明显的晶体,仅有些微小的晶粒,而质地非常细腻,手感非常光滑。 最后来总结一下判断豆种、糯种和冰种的技巧 1、先看结构:观察成品手镯或挂件时,如果看到比较明显的晶体(如图中加阴影部分),那就是豆种;如果是很细小的晶体,则是糯种;如果没有看到晶体,只有一些排列整齐的微粒,那是冰种。
2、再看质地:冰种、糯种的质地都是比较细腻的,而且光泽很强;至于豆种虽然也有光泽,但却显得浑浊。
3、最后看底色:对于冰种和糯种来说,它们都有白色和淡黄色两种底色,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这两种底子时,要看它的均匀程度和颜色明亮度,以白色为例:越白的冰种和糯种价值越高;相反,若是呈灰白色或者黄白色的底部,则品质较差。 而豆子通常为浅绿色或黄色,只要干净通透就可以了。
翡翠的档次高低,主要是根据颜色、种水、底子、工艺这些方面综合得来的,在挑选翡翠的时候可以就这几个方面入手。
1、颜色。颜色是决定一件翡翠饰品价值最为直接的一个方面。翡翠的颜色,一般以“翠”色(绿)为尊,“紫气东来”为贵,且要求颜色纯正、明亮、浓郁。因为纯正、明亮、浓郁的翡翠颜色价值要远高于其他颜色不够纯正的翡翠饰品。
2、种水。一般来说,B货翡翠的水头更足,在挑选的时候,要认真观察。种和水是影响透明度的两个方面,好的翡翠要达到“种老水足”的程度,“老”指的是种内晶体更加紧密,使得光的通透性受到限制,所以看起来更“浑”。
3、底子。在翡翠当中,底子特指翡翠的“色根”之外的部分,也就是可以通透的地方。底子细密、绿的色形大、色根浅(色根浅,也就是可以理解为绿色扩散的范围广,侵入到翡翠的内部)的翡翠,其价值就远远高过于绿色聚集在表层且色根重的翡翠。
4、工艺。一般对于收藏级别的翡翠来说,其工艺要求较高,“因材施艺、化腐朽为神奇”、“色如油”,将翡翠的颜色最大限度的利用且将瑕疵以各种技巧融入到设计中,这样制作完成的翡翠饰品,其价值自然是不菲的。如果是摆件和山子雕之类的翡翠饰品,就要着重看工艺了,如果是一些有出名大师之作,其本身就具有了收藏价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