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翡翠戴活了?
谢邀 之前的文章里,我们说过,种水色地工,是评价翡翠的重要因素。 种,指的是玉的质地,好的种,细腻,透亮,纯净度高。不好的种,混浊,干巴巴,或者带有杂质。
水,指的是翡翠的透明度,透明的翡翠有清水一样的感觉,不透明或者有杂质的,就带一点浑浊;
色,这是重点中的重点,好的颜色,正、浓、阳、艳,差的颜色,不正不净不艳不浓。当然,这颜色还有更多的讲究,以后专门写文章谈颜色。这里只说了最基本的色判断标准;
地,就是底色,底色的干净程度和底色衬托颜色鲜艳程度的整体感觉。 工,这个一般人不注意,其实好的雕刻是很能提升翡翠价值的,一块原材料不是很理想的翡翠,经过高手的雕刻,可能价值瞬间翻倍也不止!
所以您说的戴上“活”了,我想应该是说翡翠越戴越亮了,这是因为好的翡翠,通透度会越来越高,因为晶体之间的缝隙会越变越小,透光率就会提高。
而有的朋友会发现买回来的翡翠越戴越黑了,这肯定是买到假的翡翠了哦,正常的翡翠是不可能有这种变化的哦~ 另外还要说一下,很多人喜欢把刚买的翡翠放在冰箱里冷藏几天,认为这样可以使翡翠更亮,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哦,合理的保存方式应该是你随时把它放在安全,干燥的地方就行了。
有行家总结:新出的玻璃地翡翠,戴三五年后,就会变得有些粉俏;原来有些干涩的冰种翡翠,一年半载后,会变得有点起胶,有些高冰的,会更加温润水灵。另外,一些细颗粒的糯化种、起胶的芙蓉种也会在一定的佩戴时间内变得越来越通灵滋润。翡翠越戴越活是存在,但是也不是所有翡翠都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指一些品质很好的细颗粒品种。
翡翠的品种丰富,人们常说的玻璃种、冰种、芙蓉种、紫罗兰、油青种、豆种等都属于翡翠的品种。翡翠的品种是由翡翠的组成矿物和外观特点决定的。
翡翠主要由两种主要矿物以及一些次要矿物和杂质组成,两种主要矿物就是硬玉和绿辉石,硬玉是翡翠的主要组成成分,绝大多数的翡翠都是以硬玉为主的,只有极少量的翡翠是绿辉石为主的,被称为绿翠。次要矿物通常有钠铬辉石、角闪石……等,主要决定翡翠的一些特殊颜色。
外观特点主要说的是透明度、均匀度、颜色等等。
以上述两种硬玉和绿辉石来说,硬玉是单斜晶系矿物,结晶常呈细柱状,是中粒变晶结构,通常粒度为0.1mm左右,而绿辉石为斜方晶系矿物,结晶常为细粒状,粒度为0.2mm左右。因此,以硬玉为主的玻璃种翡翠由于硬玉为细柱状结晶,呈中粒变晶结构,且粒度较小,因此结晶颗粒非常细腻,肉眼看不见结晶颗粒,而玻璃种的次要矿物少且分散,因此翡翠的组成颗粒都十分细小,呈半透明状,看上去非常通透滋润。
而一些次要矿物多的翡翠,次要矿物通常呈细粒状、粒度较大,使得翡翠整体组成矿物的颗粒粗大,晶体间裂隙较多,光线透过翡翠时在晶体间裂隙处发生了大量的反射、折射和漫射,导致透明度下降,看上去非常干涩,上手感觉也很不舒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翡翠看起来像石头的原因。因此,翡翠的干涩和滋润的表观是由组成矿物颗粒的粗细程度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