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有硬玉翡翠吗?

葛玉军葛玉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一开始以为提问者是想问“商朝有没有开采玉石或翡翠玉石的工具”呢,于是写了一篇很长的解疑释惑的答案(详见我的专栏第一篇文章),但仔细一看,发现其实题主想问的是“商朝贵族有没有可能拥有来自东南亚或印度的翡翠或绿宝石首饰”。那好,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虽然我并不赞同“商代无硬玉说”,但是为了讨论问题的需要,我们不妨先假定这个观点成立。即:商代中国境内尚未发现大量的硬玉(翡翠)矿床;同时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商代的中国工匠也无法从缅甸、泰国等地进口制作玉器所用的硬玉原料。

既然如此,商代的贵族能拥有的绿宝石(翡翠)首饰必然是来自于两个渠道之一:

1. 来自东南亚或者印度本地的绿宝石(翡翠)原矿石加工而成的手工制品。

2. 来自地中海东岸乃至中东地区的绿宝石(翡翠)饰品。

对于第一个渠道,我相信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因为无论是缅甸、泰国或是新疆的绿宝石矿床,基本上都属于次生矿,其中所含的石英质玉髓颗粒非常细小,难以磨成足够细小的晶体,因此不适合用来精磨制成首饰。而且,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更不可能有了。 对于第二个渠道来说,情况就复杂了些。因为我们已知商代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海洋贸易交流,所以从东海岸的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引进少量绿宝石(翡 翠)首饰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些地区如今还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绿宝石制品,说明至少在商代之前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文化交流。不过,这些海路进口的绿宝石(翡 翠)必定很昂贵,很可能只有王公大臣才能使用。而普通民众所使用的“首饰”,很可能是以玛瑙、青金石等矿物为原料仿制的绿宝石(翡 翠)制品。

柴惠文柴惠文优质答主

翡翠是中国现代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传入中国却是最近两三百年的事。有学者认为人类发现和使用翡翠大约是在17世纪下半叶,最初是在今天缅甸与泰国的翡翠资源交接地孟拱地区发现的。虽然清代乾隆时期翡翠已经传入中国,并备受珍视,但也只不过200年左右的时间。距今5000多年的史前时期乃至商周时期的“古玉”中,自然不可能有翡翠这类玉料。因此,商代没有硬玉翡翠。

虽然商代没有硬玉翡翠,但商代出土的绿松石器物却有不少,这些绿松石器物制作精美,十分珍贵漂亮,有的甚至价值连城。它们大多是用极小的绿松石片雕磨后,再拼合粘嵌在铜器或木、骨、角器表面,形成精美的装饰图案。出土绿松石器物的商代遗址主要有湖北盘龙城李家嘴,河南郑州杜岭,安阳刘家庄、孝民屯和妇好墓,山东苏埠屯等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