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泽均匀的翡翠好吗?
“色泽均匀”这个概念其实是个伪命题,像羊脂玉一样,真正好的和田玉并不是颜色分布均匀的。那为什么还要有“色泽均 匀”这个词呢?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在讨论一些品质较差的玉石时候总结出的经验,比如某些岫岩玉,或者些低质量的翡翠,常会呈现出一种“颜色深浅过渡不自然”的情况,即深的地方特别深(如黑碧玉),浅的地方特别浅(如青白玉),我们常说“这玉色不匀啊!” 但真正的上好玉石是不存在这样情况 的,比如说和田玉中的羊脂玉、翠青玉、糖玉,这些是天然的玉石,它们颜色的差别并不是因为矿物颗粒差异导致的,而是由于结晶体形态不同造成的,所以看起来是很自然的色差过渡,不会说深一块浅一块突兀得很明显。
再来说说大家比较关注的“均匀”的问题,这里说的“均匀”其实是表示玉质细腻稳定的同义词,也就是说这块玉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排列应该是极其均匀的。当然,这样的玉是很难得的,但是我们要知道,玉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均匀”二字,更重要的是“变化”与 “灵动”,试想一下,一块和田玉雕刻成圆珠形状,那么不论色差还是纹裂肯定是均匀的,但这能提升它的美感吗?答案肯定是不能的。好的玉雕作品,应该是在均衡中寻求变化,在稳定中追求灵动,这才是上佳之选。 所以从我的观点来看,“色泽均匀”这个表述并不合适,倒不是否认这句话的意思,而是说不应该把“色泽均匀”看得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