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石和翡翠哪个贵?
当然是翡翠更贵! 首先,因为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宝石都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地质作用所产生的矿物聚集形成矿床,然后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化而成。所以其实大部分宝石都是“石头”。(当然,这个“石头”可能很值钱) 而有些矿物聚集成的矿床,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形成“石化”现象,即有类似岩石的结构和构造,这种矿物集合体我们叫做玉石。而玉又分软玉和硬玉两类。 软玉就是含有透闪石的玉,比如我们平时所熟知的和田玉。而硬玉则是含钠质和钙质的矽酸盐,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翡翠。
其次,虽然同样属于玉石,但是猫眼石和翡翠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一般我们把具有装饰、艺术价值和一定实用价值并且以矿物质为主要成份的物质统称为“宝石”。当然,这是相当宽泛的概念了。而绝大多数的宝石,我们看其图片的时候,往往不能直接看到里面的晶体结构或者晶体形态。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宝石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晶体,而是在高温高压的下形成的结晶物质。所以多数宝石都没有什么“晶体的形状”可言。 但猫眼石不一样,它是自然界存在的少量带“晶族”的玉石之一。也就是说,它是有明显的晶体结构的。而且,由于内含物的影响,在光的照射下,能发出美丽的猫眼效应。 所以从本质上说,猫眼石其实是含钠的硅酸盐组成,但是它的结构和翡翠相差甚远,所以并不能算是翡翠的变种或类玉。
最后,既然猫眼石和翡翠区别那么大,为什么还要把猫眼石归到玉石一类呢? 因为目前对珠宝玉石分类还没有一个严格的规定,所以不同的书籍和文章对玉石的归类并不一样。部分书籍会把猫眼石单独列为一类,而部分则会把他归到翡翠类中,还有的会把猫眼石和所有带有颜色(无色也算)的玉石都归为彩色宝石的一类。所以,现在的科学划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不过不管是归到哪一类,都不能改变猫眼石的本质——它是一种含钠的硅酸盐。而且,不管是归为哪一类,对猫眼石的评价和估价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