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字毛笔书法?
关于“何”字的写法,历代书家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手法。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在《传授笔论》中提出了对“何”的书写方法:“横为阴,竖为阳;左为阴,右为阳也。”“何字头应左低而右高,尾则左右均平为上。”(唐·欧阳询著《传授笔论》) 明代书法理论大家沈周在其所著《文字论稿》中也写道: “作何字时……首点宜重,次二横宜轻,末撇须曲,勿直,末捺可作波势。”(明·沈周撰《文字论稿》) 从这两人的论述可以看出:无论是欧阳询还是沈周二人在书写这个“何”字时都是头点重、次横略轻、末撇弯勾不可太直以及捺笔要写成波磔状。这应该是比较接近于我们当今对“何”字的书写习惯和方式了。 所以我们如今大多数的人写的“何”字基本都是如上图这种书写方法和形式了。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一些古代名家如何来书写它的呢?
一、颜真卿《颜勤礼碑》 二、柳公权《玄秘塔碑》 三、怀素《自叙帖》 四、赵构《真书千字文》 五、赵孟頫《胆巴碑》 六、黄庭坚《松风阁诗卷》 七、王铎《拟山园帖》 八、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以上八幅图是八大书法名家的作品中的“何”字的书写形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书法家都根据自己个人的特点来书写它们。不过从他们的作品中也能找出一点共同的特征就是这些“何”字都是头点较重的,而且最后一撇也是带钩状的。所以,我认为这是最为标准的“何”字的书写状态了! 以上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知是否正确,还望各位多多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