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法家有哪几位?

卓玙霏卓玙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初的“三王”,即王羲之后代的王微、王珣和王羲之七世孙王献之的后人——王绅(字世美)和王宠都是吴门书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王绅擅长行草书,其书法结体严谨,用笔遒丽,与祝允明的书风颇为相近;而王宠则继承了王羲之、王献之的书风,又吸收了魏晋时期很多书家的长处和宋元时代的许多名家笔法,形成潇洒飘逸、遒劲古澹的独特风貌,在当时的吴门书家中独树一帜。

祝允明的弟子文征明则是“吴门书派”的主帅。他一生阅历丰富多彩,从青年到暮年均有作品传世,且诸体皆精,尤其是他的小楷最为出色,被后人称为“明朝第一”。同时代的另一个大书法家董其昌对文征明的小楷评价极高,认为“当以唐《灵飞经》为第一”。文征明还擅长行书及草书,其中又以行书成就最高,其晚年所写的《落花诗册》是公认的行书精品之一。

晚明的书坛领袖是董其昌。他的创作实践涉及真、行、草、隶等多种书体,最擅行、楷书。由于他本人也是画家,所以他的书法作品往往将笔墨情趣与书法艺术合二为一,形成天衣无缝的艺术效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学。如著名的《画禅室随笔》(卷二)即是董其昌在书写唐代僧人怀素所撰的《自叙帖》时所作的题跋。这种题跋形式的墨迹流传至今,不仅给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而且也给世人带来了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

清代的“三皇”,即冯班、傅山、邓石如在清初就享誉书坛了。康熙年间,冯班的书法已颇有名气,他的楷书初学虞世南、欧阳询,后又得到黄庭坚笔法的真传,因而形成了刚健、苍逸的风格,在当时享有盛誉。 清初著名学者傅山博通经史,学问广涉词章、训诂等,尤善书画,但从不示人,以致人们只知其名,不见其人。不过,傅山的书法作品仍被后世奉若珍宝。比如他在48岁时创作的《千字文》便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另外,他的《论书》一文也具有较高的书法史价值。该文是傅山总结自己临池经验的经验性理论结晶,文中提出的“四宁四毋”(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毋曲”)主张,对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也以书法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多取法于北朝碑刻及唐代李北海,并受到王铎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板桥道情》十二首是流传很广的作品,这些作品用七言歌诀写成,古朴隽永、格调清新,加之作者信手写来又不乏幽默感,因而深受大众喜受。

优质答主

明初以王振甫为第一,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擅长八股、行草隶书; 然后是祝允明(公元1460-1527年),生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称“祝枝山”,擅楷书隶书的著名大书法家,《赤壁赋》就是他写的。他的父亲就是著名的文学家与书法家——祝世臣;

然后是张瑞图(公元1570—1628年)他最出名的字是临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也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 张瑞图的书法在当时非常著名,与他齐名的还有黄道周、傅山这些大家; 最后说说董其昌,他是明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了,他的作品不多,但都很有水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