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江山如此多娇?

况嘉杨况嘉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书法江湖,自古就有。 汉末魏初年间,中原板荡,生灵涂炭,有群盗如毛、劫掠百姓之贼寇四起,其中以黄巾贼为首,声势浩大,影响甚著;又有一帮游士和儒生为避乱祸而聚集于山野之间讲学论道、传授技艺,他们所授者多为当时被朝廷禁锢的六艺之一——书道。

这批人里除了部分是真正怀有经世济民的抱负外,也有许多是为了躲避战乱的隐士和不愿为官的“清高”之辈,还有因各种原因流落在外的失足落魄人士…… 时过境迁,不知何时开始,大家都不再关心天下大事了,更不关心那黄巾贼是否已被剿灭。相反,大家都把精力集中到了一个问题上:我比你还强! 我比你写的字好! 你能写四个字,那我就能写五个字!你的字是“天下太平”,我的就是“国泰民安”…… 一时间,天下书家各显神通,百家争鸣,各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更是层出不穷…… 不过世事就是这样,你争我夺之中也催生了各种新兴门派的崛起,一些原本籍籍无名的书家和他们的追随者也因为自身的努力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与推崇,成为了一代宗师……

后来就有人把这些名家大腕们的事迹编写成了一本《江湖名帖》,内容涵盖他们成名之路上的种种轶事、心路历程以及对后辈们的谆谆教诲等等…… 这本书问世之后迅速风靡于当时的江湖之中,成为无数年轻人的修炼必读书目。 时至隋代末年,天下纷争再起,战乱中这本《江湖名帖》却意外地被一个姓赵的书家收藏了起来…… 后来他投奔了大唐新皇李渊麾下,因战功卓著而被封为卫国公,世人称其为“书圣”,这个赵姓书家的名字便是——赵体。 至此,这桩往事也就随着岁月的流逝被渐渐尘封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了…

优质答主

这个标题,有点语病 《书谱》里说“法度非孤”(《唐太宗笔法赞》) “作字既知阴阳向背,更识点画轻重,便可知其取媚,观其用墨、用笔之法矣;然后观其行草之书,以定优劣。若斯而已,复何疑焉!”“夫欲学草书,须精勤于隶书;今人若学真书,须精勤于小草。”(唐人孙过庭《书谱》) 我一直认为学习中国书法,要先从篆隶入手,这是最基础的东西啊。 但很多当代人却觉得先学楷书或者行书比较好,为什么呢? 因为方便。 为什么说方便了,因为练习这些字体不用太长时间就可以看到效果了,不像篆隶那样见效慢。 所以很多人就不想学它们,但真的需要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