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清代青花瓷器?
清顺治青花承袭明代青花的遗风,但青料发色较浅淡,晕散现象比较严重。器型除了明代流传下来的以外,新出现缸、筒炉、大盘等大件器物,胎体厚重。盘碗之类器底常见有塌底、不平整现象。盘子口沿多有缩釉。釉色主要有卵青釉、粉青釉和苹果青釉等,釉面有的有开片。顺治青花瓷底款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楷书“大清顺治年制”,一般为2行6字;二是帝王年号“顺治年制”四字款,一般都是楷书款,还有少量的篆书款。款识多为双行青花款和青花双方框款。
清康熙青花瓷无论制作工艺、绘画水平以及造型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当时青花钴料采用的是云南的“珠明料”,这种青料磨细淘净,烧成后呈色青艳缤纷,凝聚处出现斑点,有浓艳深沉之感。康熙青花瓷造型最为突出的有两类,一是陈设用瓷,一类是出口瓷。
清雍正朝13年的短暂时间里,由于帝王的喜好,中国制瓷业出现了高度繁荣昌盛的景象,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造和突破,制瓷技术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顶峰时期。这一时期青花瓷色泽淡雅,图案花纹清晰,瓷胎洁白坚细,由于帝王的喜好和督导,器物造型新颖丰满、秀美典雅,陈设器、日用器、文具和小件摆设瓷品种繁多、风格清雅秀丽。这一时期瓷器上使用的釉料色泽浓艳或淡雅清新,如宝石蓝般美丽。青花瓷上还新出了一种釉里红瓷,呈色鲜艳,红中泛青,如同红宝石的色彩,十分精美。
清乾隆青花瓷制作工艺精湛,产量巨大,品种繁多。这一时期的青花图案新颖别致,青料色泽浓艳深沉,尤其使用“苏料”的一些青花瓷,呈色浅淡、清翠明快,有水墨画般淡雅的艺术效果。
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的青花瓷,制作工艺趋衰,造型纹饰粗糙,青花色泽普遍没有清三代的艳丽浓重。
鉴定清代青花瓷器除了掌握上述要点外,还要注意看器型的轻重、大小、线条以及年款。清代各个朝代青花瓷器上使用的年款各不相同,有本朝款、御制款、仿前朝款、图记款、花押款和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