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通宝价值多少?
从钱文看,“康熙通宝”有满文、汉文两种字书,且汉文“通”字有一、二、三、四、五等笔画的写法;而满文“康”字也有不同风格,因此一般认为“康熙通宝”有两种版别。但经过多年的收藏、考证和整理,目前发现“康熙通宝”的版式至少有五种,其中以“满汉文”“满文”相对多见,而其他三种则较为稀少。
其次,从铸造工艺看,“康熙通宝”的铜料呈赤黄色,含锡量高,浇铸成型的铜钱表面光滑圆润、厚薄均匀,极为耐磨,且不易生锈,即便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放置也不会出现锈蚀现象。另外,由于当时采用鼓铸(即先在炉内熔化铜液,再灌入钱模中成型)的技术,使得每一串“康熙通宝”钱币大小保持一致,十分匀称。清初因为铜料紧缺,为了节省铜料并增加其使用效率,政府将一些前朝的旧铜钱熔化的同时加入铅、锡等金属重新铸造新的货币,这就是后世所称的“翻砂法”或“炒钢法”。尽管这些旧币形状多样,但经过重熔之后,新币的形状一律统一为“康熙通宝”的样子。因而,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康熙通宝”大多形制规整,大小相同,边缘轮廓明晰。
从存世数量看,“康熙通宝”因行用时间长(康熙元年即开始铸造),流通范围广,现在存世量大,普通品种价格不高,如市面上销售的“康熙通宝”价格一般在20元/枚左右,而一些比较罕见的钱币,如“康熙通宝”背“福”、“康熙通宝”背“禄”以及“康熙通宝”雕母则能卖到上万元左右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