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瓷器是什么窑?

陶悠南陶悠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钧瓷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钧窑烧制的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瓷器。钧窑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窑(柴、汝、官、哥、定)之一,窑址在现今河南省禹县城北的钧台和八卦洞,因钧台,民间称禹县为钧州,钧窑产品称钧瓷。钧瓷的烧制距今已有1300 多年的历史,到北宋时期已发展到鼎盛阶段,被选为皇室的贡品。由于历史变迁,战争频繁,再加上当时的烧制工艺复杂,难以掌握,所以钧瓷的烧制技术逐渐失传。

1945 年春,在郭沫若的倡导下,国民党在重庆北碚创办了中国美术协会古陶瓷研究组。当年冬天,研究组派刘锡圭等到河南,通过收集实物,对钧瓷断代和鉴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写出了考察报告《关于钧瓷的考察鉴定》一文,发表于 1946 年 2 月 20 日的《新华日报》(重庆版)上,使尘封已久的钧瓷引起人们的注意。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注下, 1955 年成立了“禹县工艺美术陶瓷厂”, 1957年国家轻工部和河南省政府正式把恢复钧瓷生产列入科研规划,并从省内外、厂内外抽调了大批有专长的技术人员和老艺人,成立了以冯志刚为领导的禹县钧瓷工艺仿制科研小组,经过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经过了三年几千窑的生产实践, 1958 年 12 月仿钧瓷成功,使失传近百年的钧瓷生产重现生机。

钧瓷以其独特的釉料及工艺,高温烧成后在釉面形成的蚯蚓走泥纹、冰裂纹等现象,铁、铜等金属在高温作用下自然流淌,形成色彩斑斓绚丽的窑变效果。窑变本是烧制瓷器过程中出现的釉彩自然流淌形成的瑕疵,但是钧瓷巧妙地利用这一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即一色一窑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变,形成了钧瓷的独有特色。

钧釉在烧成过程中受温度、气氛影响产生窑变,釉色变化万千,青者如雨后蓝天,又如脂玉般莹润;紫者或如暗夜星空,或如玫瑰鲜花,如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色彩交融,变化莫测,所谓“钧与窑变,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红如玛瑙,紫如水晶,青如翠鸟、绿如春水……色彩缤纷,秀丽绝伦。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赞:“钧瓷无对,蟾耀羞红。”烧制成型的钧瓷釉厚重,色彩丰富,层次清晰,在色、光、形、意交融辉映中,构成绚丽多姿的艺术画面。或如峡谷飞瀑,或似翠柏掩映,或为繁花似锦,或若云雾缭绕,再配以造型之美,真是绚丽多姿,交相生辉。其釉面的流动感觉,如水却无滴落之势,具有流动而不流的特色,形成了钧瓷“似玉非玉而胜于玉”的独特风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