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瓷器的品质?

糜诗雯糜诗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鉴定瓷器第一步就要看瓷器的造型。看造型就是要看制作瓷器的工艺。俗话说“宁穿破,不穿错”,说的就是做事要合规矩。瓷艺也是。有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造型,也是严格按照皇帝的旨意制成,工艺严谨,法度分明,符合人们心目中追求的完美形式。尤其是雍正年代的造型更为突出(如著名的雍正斗彩碗)。人们追求完美,喜欢完美,所以这些造型符合人们审美的规范。这也就是“有清三代”的瓷器之所以能价值高于其他朝代的原因。

鉴定瓷器第二步就要看瓷器的釉色。因为釉色的好坏是鉴赏瓷器的主要标准,釉色要润,润就是柔和,润泽。不是亮,也不是光。光和亮都是很硬的感觉,只有润是柔和的,温顺的。瓷器是土与火的艺术,它以泥土和矿石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不高,只有1300度,这个温度并不高,在一般柴窑中就可达到,这与陶器的烧成温度只有几百度相比,当然温度高了。但与3800度的铁或钢材相比,就低多了,只有其三分之一。),通过氧化还原化学反应,产生釉料的流动(窑变),产生色彩斑斓的釉色(如著名的五彩和斗彩),产生柔美的效果(如著名的雨点釉,洒蓝釉)。人们赞美瓷器就是赞美瓷器如女性般娇艳动人,赞美瓷器如玉般柔和温润;就是赞美瓷器是土与火的艺术创造。

鉴定瓷器第三步就要看瓷器的神韵。就是说人们在看到一件瓷器的时候要有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说心情愉悦。这种愉悦不是一时、一地、一个人的愉悦,而是长久、很多人、很多人都喜欢,就是说喜欢它的感觉。喜欢就是有神韵,而且这种神韵是有来头,不是凭空产生的。就像说“有清三代”的“清”是沿袭大明的传统,所以“有清三代”是在明朝的“制”下完成的。这个“制”就是官窑体系,就是官窑精神,就是官窑文化。就是说瓷文化是官家文化,是皇家文化,是贵族文化。这与平民文化如青花和民窑文化不同。民窑是大路货,是百姓家里的日用瓷,如瓷缸、瓷盆等;而官窑是皇家用瓷,是专做御用的珍贵品,如著名的薄胎瓷、仿生瓷等。当然还有大量的陈设瓷。陈设瓷是纯艺术的摆设瓷,是人们在闲暇时的欣赏品。古人喜欢看瓷器,现在人也喜欢看瓷器。就像古代文人墨客喜欢品茶一样。品茶是清雅的,欣赏瓷器也是如此,这就是说人们欣赏瓷器是受到文化的影响。受到文化的影响就是说你看到一件瓷器后,不是第一眼就喜欢上,而是要慢慢地品,慢慢地欣赏,这样在欣赏中就形成了一种关系,这就是你与瓷器之间的神韵关系,就是一种愉悦。因为欣赏过程是很愉快的。而且欣赏是有经验的、有文化的、有水平的欣赏。就像唐代陆羽的欣赏茶道一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