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款瓷器是什么?
按中国传统的习俗,吉庆有余、长命百岁、福禄寿喜一类的字画或物品,常常要贴于或置于厅堂屋内,以示对美好前途的祈求和祝愿,而"福"字是最常见的,尤其是民间,几乎家家有之。过去,人们习惯用红纸写好此字,然后倒过来张贴(取福到之意),以示吉利。受此影响,并为顺应市场需求,国内著名瓷厂也烧制过福字款瓷器,这些瓷品大多专供出口外销。
福字款瓷,指仅以福字题写于陶瓷物品上,而不写年月姓名等文字的瓷器款式。它不同于福字加年月款瓷,如"福""双喜""双喜""福寿"分别加写某年制、民国年造等;也不同于福字加姓名款瓷,如福居士、福生先生制、福禄寿同享等。由于福字款瓷的制作时间,跨越了清朝、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一段较长时期,加之各时期制作的福字款瓷的艺术风格以及使用的书写材料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制作出的福字款瓷,在其福字的书写笔法和款色上显示出了以下特征。
福字款彩瓷,主要有粉彩和玲珑彩两大类。清末烧制的福字款粉彩瓷,大件品较少,而杯、碟、盒等小件器物居多。其福字书写用白料或黑料,字体多为小楷体,笔画纤细,福字上往往有红料或金料描绘的蝙蝠围绕萦绕,构成典型的福字图案。此外,粉彩福字款瓷中的小件品常通体配以浅蓝色的粉彩作地,个别器皿还作成镂空玲珑器,使得色彩更显娇艳典雅。
民国时期烧制的福字款粉彩瓷数量比清末时略有增大,大件品有餐具、茶具、汤盆、碗类和灯罩、灯座、镜屏等,小物件品除了杯、碟外,还有鼻烟壶和文房用具等。其中福字的书写用矾红或黑彩,福字的笔画粗壮,字体多为行楷和行书,显得较为遒劲豪放,富于浓重的中国书法艺术风采,而福字旁已无蝙蝠纹图案出现了。福字款玲珑彩瓷大多为茶具和盘类器皿,福字的书写用黑色釉料楷书,黑字与玲珑孔中明亮的釉色相辉映,显得格外新颖脱俗,清丽典雅。
福字款釉下彩瓷,是在洁白的釉面上用青花料书写福字,其制作年份主要为1934年~1949年间。其中青花福字小件品瓷,有鼻烟壶、糖果盒和书筒等,其福字多为楷体。青花福字餐具中,饭碗、汤盆类瓷品的福字书写用笔较粗,字体为行书;而小碟、杯类器皿的福字用笔纤细些,福字字体为行楷体。
建国初期,陶瓷工艺家在仿制传统福字款瓷的同时,根据现代人的要求,还制作了青花福字餐、茶具等新品种福字款瓷,其中碗类福字款瓷,福字笔画粗壮、行笔舒缓,并有明显的重笔落款,而杯碟类福字款瓷,福字用笔纤巧,字体为小行楷体,青花发色比前两期稍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