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清代铁药碾子怎么样个?
碾子,是将中药加工成各种不同剂型所需要用的工具,在中药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的特色。碾槽、碾砣均由铁质制成,表面光滑,呈圆柱形,长70厘米、槽径45厘米,砣重约22千克。整个碾子用结实的木头架好,通过杠杆原理碾压药物,所以使用碾砣时非常省力。使用时,将需要粉碎的中药材放入碾槽内,推动碾砣在碾槽内旋转辗压,被辗压过的药材经风簸后,颗粒变小的部分成为粗末备用或再碾,未被辗压碎的部分要继续研碾,直至碾细用箩筛选,成为细末。
古代,将药物粉碎的方法有捣、研、碾、镑、槌、磨等,由于制药工艺需要,使用最多的是捣和研。捣,有棒捣和钵捣两种;研,则多是用碾或研钵研磨。碾子在农村使用较为广泛,在中医诊所中使用的多为研钵。古时中医多采用单味药或多味药制成丸散剂,故捣和研使用的非常频繁。使用次数、使用力度、使用时间全凭医师自己对药物的了解、病证的需要和临床经验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