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马背上有猴子代表什么?

东方淑博东方淑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亲王以下、贝子以上的王公出京巡视或者进京朝觐在仪仗中要用一特制的“黄叉子”和“红缎桌帏”(相当于其他王爷的蓝叉子和黑桌帏)。黄叉子插在马鞍后的垫子上。红缎桌帏则张挂在马鞍前,以红呢褥铺衬,上面按品级放置朝珠数挂和玉佩、玉鸡心、玉别拉等项饰及表、金顶、双掐丝金佛。

有些王公还在自己骑坐的骏马的鞍前一侧系上一只黄缎兜肚,里面装上一只活生生的长耳精灵的小猴子。因为汉语“猴”与“侯”谐音,表示“封侯”。清朝皇帝赏赐达官贵人的“肩舆”(轿子)和“围车”(小马车)上,也时常装饰上用金、银等贵金属制成的小猴子,其用意也是如此。

还有用金、银等贵重金属制成单个或成双的小马驹,用绸带、链子缀挂在王公们的胸前作饰物(其形状类似于今天中小学生戴的校徽),叫做“马上”。其用意是“加官进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