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铜质和清代铜质区别?
目前市场上造假古铜的手段越来越高明,特别是民国时期仿的明末清初的藏品,很难分辨出真伪。那么,如何认识明代早期的铜器及明代后期的铜器之间的区别呢?
在明早期的前100多年,即从朱元璋到明成祖永乐年间,明代的铜器铸造工艺深受宋代影响,器物造型敦厚、大方,整体风格质朴、端庄、清秀。从宣德年间起,宫廷开始铸造御用铜器。这一时期的铜器,因为用料主要是黄铜,所以金色明黄,色如南瓜。而且,因为是用风磨铜铸成,所以铜质细腻,铸轧光滑,用手抚摸时有冰凉、滑润之感,十分舒服。
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开始,直到明朝的灭亡,因为战火及统治集团的腐败,致使铜质变差,此后的铜器的用料多为紫铜。用紫铜铸造的铜器,金色灰暗,呈暗青色,不能与明代早期的铜器相比。虽然明代中后期铸造的器物造型不及早期规整,但是在錾、镂、剔、刻的装饰技法方面有所进步,装饰图案大量运用吉祥纹饰,显得十分繁缛,给人以华丽繁缛的艺术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