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选作品多少一尺?
如今收藏市场火得一塌糊涂,不过其中赝品也是多得数不胜数。对于初涉收藏者而言,如果不能尽快识破常见赝品,难免会上当受骗。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一下六大常见的收藏赝品。
古代书画
主要是伪造名家作品,主要有四种手段:一是套印古人的作品。根据古籍记载,乾隆时有一种仿制古画的“鬼章”,用薄纸印在真迹上,分毫不爽,后来传到日本还有仿印“乾隆御玺”的“印玺”,用来伪盖书画上的钤章。二是将字写在画作的空处,甚至将作品的整体重新组合分割,将另外的作品移过来,称为“移花接木”。如清人金农的《佛手》图,原是画卷中的一树枝,后来被伪作者独独立起来,当作一首名诗。三是将前人作品与仿者作品混合伪装,“装”、“仿”交融,令人难以分辨真假。四是将现代名人笔迹偷梁换柱地放入古画之中。
这些现代伪造的书画,有的原本就是当代有名有姓的书画家所作,只不过被人移花接木,胡编出一个毫无联系的古名画故事来,装古董贩家的“原装”货;有的是无名氏的作品,造假者胡乱写上清代某一个名人的名号,甚至将古人的作品故意装出明显的现代做旧痕迹,伪充“真迹”。现在古书画的造假手段,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从笔划、色彩、用纸到用了什么装潢手段,都与真迹毫无二致。
古籍版本
古籍版本,过去历代收藏者们都十分注重,并作为最重要的鉴别之一。现在的造假者们,为了使伪造的书籍能逼真地上架,他们也知道版本的重要性,因而他们所伪造的书籍,一般也要采用与真品相同的版本。但由于他们的学识、修养、水平所限,他们对书的版本、印刻、装帧、纸墨等方面还很难作到与真品毫无二致。如果收藏者有比较专业的古籍版本知识,真假易辨。
现代书画
在1949年以来创作的书画作品。由于创作者的水平所限,或者为了追求某种时尚,其中有许多并不是出自书法家和画家之手,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名人手笔,更是骗倒了众多的“收藏家”,他们或图名,或图利,以假充真,蒙骗行家。这些作品大部分用的是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电脑制做的,只有极个别的是真迹。为了使假画更具迷惑性,制作者甚至把原来的字题款全部挖掉,重新用毛笔写上相同的题目款识,并且还用化学原料把画心涂了又涂,作了又作。假画做的异常精致,如果不是对真迹十分熟悉,真假难辨。
高古书画
即从唐以前的书画。由于年代久远,存世极少,因而价格十分昂贵,连普通藏品动辄都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一般人很难拥有。正因如此,使一些利欲熏心者起了伪制“高古书画”的念头,蒙骗收藏爱好者。这些所谓的高古书画,既有伪造的,也有近代名人以假代真的。造假者为了让假的成真,所用的手段也极为残忍。据说,有个别造假者还雇用了一些“专业人士”----盗墓者,将唐以后的尸体盗墓出来,洗掉衣服上的泥土,把皮肤刻划得像古书画上的仕女、名人那样美丽、生动,然后再把尸体重新埋掉。另外还有一些假高古书画是用传统名人真迹进行仿制,在字的下面或左边加盖假造的古人印章,或在后边添加不为人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