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多了一根骨头评价?
@周锡瑞 先生正说民国,以民国人的眼光看,民国就是“多灾多难”、动荡不安的,民国人自己也这么说(见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但若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民国其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短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自汉唐以来,中国社会中一直存在一个社会阶层——士绅。士绅这个词可能不太准确,但意思指的是有文化教养、能读诗书的中产阶级。这一群人是儒家文化的代言人,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也是社会稳定的最大保障。 自晚清民初以来,这一群体迅速壮大,他们掌握着文化教育,在社会中也具有强大的话语权。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人的存在,中华文明才能延续下去并有所创新,而若是没有了这群人,中华文明就只能走向灭亡了。 民国初期,为了培养更多士绅阶级的人才,全国兴办了大批私立大学。这些学校大都由民间名流创办,如张伯苓创办的南开、蒋梦麟创办的北京大学等。
据当时的一份调查报告称,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之高,令人赞叹,甚至让一些外国人感叹:“中国近代教育的成功,可以从她的大学教育窥见一斑。”(《中国教育之回顾与展望》) 除了高等教育外,民国时期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这为大众接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创造了条件。虽然后来内战不断导致了教育经费的不足,但总体来看,民国的教育事业还是令人满意的。
在医疗方面,民国时期也打破了旧时“不为良相便为名医”的传统,成立了中央医院(后成为北京协和医院),各地纷纷成立医学院,民众的医疗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体育在民国时期也很受欢迎,国民政府于1928年开始举办全国运动会,后来还加入了世界性赛事,这无疑增强了国民的身体素养。
民国的38年确实是一个充满动荡和苦难的年头,然而若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这是一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