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裂了会影响价值吗?
“玉碎”与“玉裂”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玉碎”一般是指玉器摔地破碎,多指的是器物整体破损(如案几上的装饰品、把件,把玩件等);而“玉裂”则指的是玉石有裂缝。对于“玉裂”的成因,有地质形成(地裂)、矿坑开裂、加工过程开裂等多种情况,但无论是哪种成因,“玉裂”一定是玉器原有的瑕疵或裂纹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造成的玉器表面破坏。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有裂痕的玉器都不能称为完美无瑕,其价值也一定会受到一定影响。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绝大多数艺术品都力求完美,但也有极少数的无憾之作留于世。这些作品往往有着这样的特点——其创作者原本就不是以追求完成为目的,而是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刻意为之,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完美”状态。这类作品虽然存在一些客观上的遗憾,但是其艺术魅力却让人惊艳,深受广大观赏者的喜爱。
比如宋代徽宗赵佶的《瑞鹤图》,画作上端左边的空隙处本应有桥亭,但赵佶却故意没画,空留下一块,以此展示“仙界”景象。又如明代唐寅的《孟蜀宫妓图》,左边少绘一扇,右边的女子似乎有意躲闪,露出了一点酥胸。再如现代文学家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的肖像时,只写了他的长衫,而他的辫子、形象却由读者去补充想象……凡此种种,皆是作者无意而为,却是自然天成的艺术佳品。
所以说,艺术作品是否完美其实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在于欣赏者站在什么样的审美角度去看待它。就像人们评价一位气质独特的妙龄佳人一样,可能她并不属于那种貌若天仙,但是却让人过目不忘的类型。她可能有一些小小的瑕疵,但是却自有一股别样的风味,让人着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