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价值在哪里?
《桥》是科斯托夫的第一本书,也是他最著名的书之一。这本书在苏联的发行量非常大,超过了500万册(在那个时代,500万册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并迅速风靡世界。 该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讲述了苏联红军一个师历经重重险阻,最终成功渡过伏尔加河,向前进方向开进的故事。这个“师”由各种兵种组成——坦克兵、步兵、炮兵……甚至还有水兵。他们不仅要与德军作战,还要与恶劣天气和困难地形作斗争。
全书的情节简单明了,人物也不是很多,但人物的性格却描绘得十分鲜明生动。战士们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有血有肉,个性十足的人物:聪明伶俐而又有点滑头的扎瓦尔德内中士,对谁都很不客气但又十分讲义气的帕霍京中尉,忠诚勇敢而又不失机灵的库济缅科下士……“他们不仅有着自己的性格,而且也具有人的弱点和生活情趣——对姑娘们的爱慕,对自己身体的自豪,对食物的挑剔和在难熬的苦役中的玩笑。” 作者把每一个人都写得那么真实,让他们活灵活现地站在读者面前;他把战士们面临困境时的无奈和不屈以及重获胜利后的喜悦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桥》里还有许许多多让人读来觉得感人的细节:战友之间的友谊,普通人和我们一样会犯的错以及在紧要关头体现出的伟大——人类共同的美德和幸福。科斯托夫没有忽略这些细枝末节来塑造他的英雄们,也没有忽视任何能够凸显他们人性的东西——“人是最宝贵的。”科斯托夫说过这样的话。 是的,再平凡不过的士兵,在科斯托夫的笔下都变得不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