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盂价值高吗?
水盂,文房用具之一,又称“水滴”、“水注”等。其质有瓷、玉、铜、玻璃等多种。形制多为锥体,下部收缩,呈尖状,中空,上有流口。主要用于贮水,供研磨墨块、洗笔使用。 笔与墨是文人书房中两个最基本的书写工具。而研墨、洗笔则是使用它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故在唐代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中有“砥柱之岩,赤柱之瓦,水旋孔窍,文彩幽艳”之句。这里将石碑上的文字拓印下来越描越细的水滴称为“水纹之砚”;宋黄庭坚的《王深甫墨瓶》诗云:“君家水缸云母隔,满城风雨倒银山。”这里的墨瓶指的就是水盂。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土部》还介绍了一种以粘土烧制的陶水盂,并引宋蔡絛《铁围山丛谈》中的说法,称这种水盂“自秦人捣药杵成形制为之”。 至清代,北京出现的紫砂花盆,其外壁往往刻成水纹的形状以便于清洗。
水盂在文房用品中虽然地位不高,但却也是必不可少之物。所以即使到了现代,虽然毛笔已渐渐被钢笔所替代,但是水盂却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材质成为人们收藏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