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砖价值多少?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先说结论:如果是普通的明初青砖,也就是永乐朝天殿里用的那种,本身并不值钱;但如果铺在宫殿里面,由于损耗极大,每一块砖都是经手数十人,费日数载的精工细作而成,其蕴含的人工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每一块青砖的价值都不菲。如果埋在土里或者用于城垣、民房建设,因其造价低廉,工艺粗糙,自然价值很低。 而明代中后期虽然赋税繁重、财政紧张,但仍然坚持修建皇陵和紫禁城等工程,所用砖料除了本地烧制的京砖外,还有从云南、四川等地运来的“云川砖”,甚至有一部分是从江南地区运送过来的“苏方砖”(见图)。这些外地砖料质地优良、成本高昂,足以说明当时明朝在建筑方面仍保持了极高的水平。
再说经过600多年风雨侵袭,明朝又经历了改朝换代,战乱纷争,大量的建筑遭到破坏或重建,许多材料都被替换掉了,如今的紫禁城就是其中之一。据专家估算,今天紫禁城建筑所用的原材料大约只有原来的70%-80%,而大量使用的木材来自东北,据说有1亿多立方米的木材被用来建成这座“宫殿之城”,而其中使用的瓦件就达3.5亿件以上。 这么多人、这么多建材,当然会产生巨大的消费支出,有人计算过,仅建造故宫就耗去了24亿两白银,相当于清乾隆时每年财政收入的63%,相当于明代嘉靖时财政收入的19%。这还不算明代和清朝末年为了修葺宫殿、重建圆明园所征发的劳工及耗费的物资。
最后来说说题主关心的青砖价格问题。如果刨去明清时期的高标准建筑材料不计,仅仅是考虑普通材料的造价,我认为一两银子的定价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这已经远远低于当时普通人一家一年的生活开支(参考《天工开物》)。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两银子一个的青砖价格确实要比现代的瓷砖、地砖贵很多,考虑到当今的社会生活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物价上涨也是必然趋势,所以说这种青砖价格比现在的瓷砖贵的说法也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