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一元人民币什么花?
1、1948年,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共有12种面值(100元=10000元),其中1元券和5元券各6种;
2、1953年起,开始发行第二套纸币,共17种面值(100元=1万元),其中1元券3种,5元券3种;
3、1962年起,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共10种面值(100元=1.15元),其中1元券2种;
4、1980年起,第四套人民币开始发行,共16种(100元=100元),其中1元券2种。 以上四套人民币中,只有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的1元纸币上有花符(第一套人民币的“壹圆”二字上就有花符; 第二套人民币的1元券和5元券背面左上方有圆形梅花点花纹。)而第四套人民币1元人民币上的花纹,是少数民族文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为了体现民族大团结 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国家的版图已经确定,但国内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却并未完全确定。为了统计的方便,在1953年和1964年的两次人口普查中,都专门设置了民族识别栏,以便于搞清楚我国各个民族的数量。 而1980年后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1元纸币,其正面主景图案就是藏族和维吾尔族的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既代表了我国的56个民族之一,也在向外界宣称:我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一家人! 二、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因为我国一直秉承着以农立国的理念,所以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重视农业发展问题。为了体现农业的重要性,第四套人民币1元人民币的背后印满了庄稼和农作物,正面的图案也是播种的劳动人民。 这似乎也暗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民的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三、减少假币的出现 现在制作假币的技术越来越高,为了让群众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假币,除了一角硬币采用了金属材质外,其他面值的货币都采用了印刷技术。而在这些防伪措施里,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那抹不可撼动的“安全线”。 为了进一步验证安全性线的实用性,有关部门特意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用指甲抠不出安全线位置的信息,只有通过撕毁的方式才能取出假的货币信息。这无形中增加了犯罪分子制造假币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假币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