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银元值多少人民币?
1900年 光绪皇帝大婚,清廷共铸造了354255枚银元和837706枚铜元; 1904年 清朝政府为了庆祝慈僖太后七十大寿,再次大量铸造银圆和铜圆,其中银圆为435万枚、铜圆990万枚。 1907年 清政府为了庆祝慈禧太后八十大寿,铸币局继续铸造银圆和铜圆,其中银园346万枚、铜圆1194万枚。 从1900年到1907年,这短短的七年时间里,光绪、慈禧先后大婚和祝寿,清政府一共铸造了1731.5万枚银圆和4111万枚铜圆!这些银圆和铜圆在当时流通或作为礼品赠送给了列强国家。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1908年时清政府的财力已经严重不足,银库内仅有1095万多两白银。而当时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为四千万两左右(不包括从各省藩库提领的银两),如此算来,清政府所有的白银也不过占当年财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而已。
随着清政府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到1911年的时候整个银库只剩下400多万两银票。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只好将以前铸造未发行的银圆和铜圆全部投入市场,按每枚银圆折换50文制钱,一律以六成成色兑换。
由于以前大量的银圆和铜圆被外流,导致市面上的银圆和制钱供不应求,清政府这一举措,无疑更加加剧了这种紧张局面。于是清政府再次增发货币,于1911年分别铸造了“宣统元宝”和“大清铜币”,投放市场。 “宣统元宝”有银质的和铜质的两种,银质的光绪元宝重26克,直径约29毫米,厚约2毫米,铜质的光绪元宝重24克,直径约28.5毫米,厚约1.95毫米,呈椭圆形,边缘部分微曲,两面刻有汉字“宣统元宝”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