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收藏件是什么?
对于“币”的定义,《辞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中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指“用作货币的金属块或金属片,如‘铜币’‘银币’等;” 另一种解释则是“货币单位所代表的金额,如‘一元币’‘一圆币’”。 也就是说,在《辞海》中,作为货币单位的“币”,既包括真币,也包括相应价值的代币。
而“钞”字则只指纸币而言。 在钱币市场上,人们经常看到“X元纸币”“Y元钞币”这样的字样,其中的“钞”和“币”通常被理解为货币单位和面额,但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太准确的。 根据上述对于“币”的解释,这里的“币”应该理解为实物货币,即真正用来进行交易、兑现的金属货币——这是古代的主要货币形式,也是现代一些落后地区使用的主要货币形式。 用“币”来形容这些金属货币,主要是因为这些原始的金属货币都是铸成一定形状的,所以《辞海》将“币”解释为“用以支付货物的标准物,一般是由贵金属或白银制成的货币形态”。 而用“钞”来表示的现代金融体系下的现金,其本质是各种支票、汇票等的统称,因为这些票据虽然也有“付讫”功能,但主要特征还是无实物形态,与古代的“币”是完全不同的。《辞海》中对于“钞”的一个定义就是“纸币”,说明“钞”在古代本来就是指有形钞票的意思。现在的“钞”,除了有“纸币”之意外,还有“银行券”“信用证”等内涵,其实际意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