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古币现值多少人民币?
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统一了除东北、新疆以外的中国,为了巩固统治和宣传“法统”,于1930年起发行了“中华民国当十铜币”(后改为镍币)。这套铜币分五等面值,即当十文、当五文、当三文、当二文和当一文,并分别有“开国纪念”“中华民国”“二十九年”或“三十年”字样,以纪年或周年计,均为普品价。 此外还有1935年发行的“法币”,当时因为银价下跌,为维持法币信用,当局禁止白银出口,同时严禁人民持有银币。于是就有了一种新纸币——“法币”,这种钞票的发行量极大,由于是纸质的,也就失去了货币的本质,因而收藏价格不高,全品每枚约4元左右,但数量极为巨大。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发行的“金圆券”取代了法币,但“金圆券”的发行量远远超过了法币,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这些“金元券”现在只能价值几角钱一枚。 “铁币”、“袁大头”价格不菲 上面说的都是纸币,而比纸币收藏价值更高的就是“铁币”和“袁大头”了。1935年至1947年间,国民党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危机,曾大量铸造银元、钢圆,俗称“袁大头”及“孙小头”。其中“袁大头”有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四种。“袁大头”材质珍贵,制作精美,流通量大,保存完好的极为多见,因此价格一般不太高,目前市场上普通的“袁大头”约为700元/枚,品质较好者约1000元/枚;而“孙小头”价格则要高一些,普通者约为1200元/枚。 “袁大头”还有一个品种较为特殊,即是云南造军阀袁洪基在任云南省主席时(1929—1938)所铸。因当时云南经济拮据,无力仿铸“袁大头”,遂将袁世凯的头像去掉,改铸“滇”字,称“云南造袁头”,以五枚当作三枚“袁大头”使用。该币极多,流传至今,一般价格不超过10元/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