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书法家老了成名?

帅璇初帅璇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问题问得 .... 王羲之,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王铎、康熙帝,当代启功等等,都是大家公认的书法家吧,当然还有很多人,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他们年轻的时候都不算特别成功,但是年龄越大越有名。为什么? 我觉得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时势造英雄”,这个时势包括政治时势和文艺时势。王羲之在魏晋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所以他的书法能在当时的动荡时势中被人重视,成为“书圣”(“王羲之之后,一切皆空”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唐朝的颜真卿,因为正直刚毅的性格,屡受排斥,晚年才因为行书《祭侄文稿》闻名于世,赢得“颜筋”的称号;南宋的杨凝式,本来没啥名气,因为《韭花帖》与《玄秘塔碑》而载誉京师……他们的成功,与当时的时势有很大关系。

第二个是“积跬步以至千里”,也就是这些人在年轻时候就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们看王羲之幼年时的字迹就能看出,他的字跟成年人的字已经相当接近,可见他在小时候就已经是个练字狂人了;颜真卿早年学褚遂良,几乎可以乱真,中年以后,功力日深,自创面貌;杨凝式少年时就以好学著称,而且特别勤奋——他曾经连续十日在寺院题壁写字,换了一块墙就开始新的内容,从不重复。

所以说,这些人的成就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厚积薄发,经过长期努力的成果。如果你看到一个40岁的人还天天在苦练书法,别觉得他没出息,可能是大隐隐于市啊! 第三个是因为艺术是需要天分的。这个天分可能来自于先天的悟性,也可能来自于后天的努力。比如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虽然在书法上号称和王羲之并称“二王”,但是他的字总给人不够踏实的感觉,总是看起来特别“飘”,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因为他的字总是改来改去最后定稿的;也有人说因为他学母亲褚遂良的时候总是不得其精髓。总之,我觉得他是属于有天赋但缺乏刻苦的人,所以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就难以再前进一步了。 而像颜真卿、柳公权这些人,虽然没有达到王羲之的高度,但是从天赋上来说是要远胜王献之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