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中国流行什么鞋?
“文革”时期的球鞋,其实应该称为“革命鞋(鞋的革命)”“红鞋”或“文化大革命时期运动鞋”,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任何带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色彩的服装和用品都被禁止生产、销售和穿戴——当然包括皮鞋(在“革了资产阶级法典的命”后,连带着皮衣、皮靴也都被列入黑名单)。
不过由于运动的性质和受国际环境的影响,1964年至1967年间,国内仍然生产并发售了多种样式和材质的球鞋供人们选择购买,如网球鞋、羽毛球鞋、慢跑鞋、旅游鞋以及足球鞋等。
当时国内生产的球鞋大部分属于手工缝制,由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工厂负责设计和加工,而原材料和鞋面则由广州的一家工厂负责提供。因为受到国外反倾销的影响,这一类型的球鞋在国内市场的售价相对较高。
为了推广这种新式运动鞋,当时的国家体育行政部门还组织过全国性的比赛,如北京、上海的马拉松和天津的跳高与标枪比赛。这些比赛的获胜者会获得印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字样的运动衫和运动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以工农兵为主体的特殊时代,就连参加奥运会代表团的运动员们穿的鞋子也是“土里土气”的运动鞋而不是当时西方世界流行的尖头平底鞋(现在大家所熟悉的Nike Air force1就是诞生于1982年的全新设计,而并非起源于这个时代的奥运赛场)!
不过虽然球鞋的外形“土里土气”,但这些“草鞋”的确符合那个年代人们的审美。而且穿着这样的球鞋走在街上也不会引起路人的侧目,毕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穿“草鞋”劳动或者锻炼是值得敬佩的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