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最早从哪里进入中国的?

殳寒瑶殳寒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翡翠传入中国的时间,根据目前史料记载,大致可以确定为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但关于其来源,却有缅甸说、印度说和阿富汗说等不同观点。 笔者最近读了明世宗实录与徐霞客游记,对以上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整理如下: 据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五:“嘉靖九年十月……乙丑……贡翡翠皮块一片……”又卷一百三十九: “十二月……己卯……太监吴儒等赍翠玉方片二,白蜡等物赴京……”由以上两条记录可知, 至少在嘉靖九年十月之前,缅甸密支那地区进贡给了明朝皇室两块翡翠。至于这两块翡翠的来源,史书未有详述,我们只能结合其它史料进行分析。

首先让我们排除缅甸说,因为目前学术界多认为缅甸发现的第一块翡翠是1871年由英国探险家发现的,且当地开采的翡翠先输入泰国再转运到中国。在现有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中,也无明朝时期缅甸出口玉石给中国的相关记载(注:16世纪以后缅甸乌本王朝的宫廷档案中有大量向中国帝王进献宝石的记载)。

其次,我们可以排除印度说。这是因为我国古人将印度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并认为印度出产一切奇珍异宝,因而很自然地认为印度的西部或北部就是翡翠的原产地。但现代学者经过实地调查发现了印度河及旁遮普地区的古采场遗址,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人在此开采玉石然后运往中国。然而这些采场遗址发掘的玉器多半为软玉而不是翡翠。也有学者通过研究清代宫廷档案中发现有关于“洋翡翠”的记载,从而推断出我国历史上的“洋翡翠”可能是指产自澳大利亚的绿玉髓(Nephrite)而非缅甸翡翠。 但是,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到更远的年代,就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璆琳玕璧”四个字可能都是指翡翠,只不过当时人们误以为这种绿色的美石是产于西域的异宝。东汉时赵晔著的《吴越春秋》里有句“得宝玉焉,色莹彻,光净纯绿,刻之为文,如行云流水”,这里的“宝玉”很可能也是指的翡翠。而晋代张华著的《博物志》中也写道:“汉武元狩五年,淮南王入朝,献明珠、夜光珠、琥珀杯、碧玉枕、翠毛裘、水精盘、芙蓉扇,汉帝皆以为珍玩。”其中“芙蓉扇”用“翠毛”制成,说明汉朝已知道从缅甸北部山区采集翡翠。那么,为什么到了明代还出现“广粤市舶,洋翡生番”这样的记载呢?难道是广东的海盗从太平洋上掳掠了翡翠?显然不是。

笔者认为,这些记载可能表明:在明代以前,我国南方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是非常繁华的,来自东南亚乃至印度半岛的商船源源不断地将当地的特产输送到中国。然而到了明代中期之后,日本海盗猖獗,为了保卫海疆,朝廷不得不派遣海军驱逐倭寇,并先后于1543年和1563年在闽浙沿海建立了两座卫城(即泉州府安平镇及宁波府定海县),从此海上丝绸之路渐趋衰落。那些来自印度的珠宝和东南亚的香料只好取道陆路,经云南大理至楚雄,再由当地的土官转送京师。而此前一路沿着海岸线迂回行驶的商旅要重新改道,这势必导致各地矿产的开采时间和数量受到严重影响。比如云南的翡翠一开始并不是什么名贵珠宝,直到明末李元阳修撰的《云南通志》中才列出了“翡翠”一条目,称其为“玉之佳者”并有“色浓绿,微黄可作首饰”的描述。而清前期孙绶写的《滇南矿厂条辨》也证明,明代后期开始云南昭通等地确实开采了大量珍贵的翡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