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形成时间多久?
这个没有具体的数值,因为影响翡翠原石的成因因素太多、太复杂了,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能够完全解释。 之前看过一篇关于“辉绿岩”的文章,里面谈到了与翡翠形成相关的部分知识,觉得对理解这个问题有所帮助,故搬运过来,仅供参考。(侵删) 我们都知道,翡翠是玉中之王,价格常常高出普通玉石无数倍,因此人们总是想尽办法要得到它。不过您知道吗?我们常说的「翡翠」其实是一种广义上的名字,准确的说应该叫「硬玉」。
和软玉一样,硬玉也属于传统玉石类,只不过颜色更加丰富艳丽,价值也更高。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新玉」其实都是老玉(旧玉)的改良品或替代品。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的和田玉矿已近枯竭,优质的新山料更是少之又少,而市场上却涌现出大量的「新玉」,这些「新玉」的品质、特征与传统和田玉有着明显区别。那么,这些「新玉」都来自哪里呢?答案是:缅甸。
20世纪60年代开始,来自缅甸北部的翡翠原石进入中国,同时伴随着台湾、香港、广东等地珠宝业的崛起,大量设计师和玉雕师开始探索在翡翠上雕刻作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市面上的「新玉」已经越来越多,并且品质也越来越高。
这些「新玉」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它们的源头是不是缅甸北部的翡翠原石?如果说是,那为什么国内最早的一批玉器收藏家、鉴赏家都没有提到过此类器物?如果说不是,那它们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学界还没有一致的意见。我的个人看法是,这些「新玉」可能来自于缅甸南部的翡翠原石。 因为相比北部的硬玉,南部的软玉更符合我国古代玉的概念,而且用南部的软玉雕刻的玉件,风格上也与我国历代玉器相符。所以,我推测这些「新玉」很有可能来源于这里。
当然,这仅仅只是我的一个猜想而已.... 除了来源地以外,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这些「新玉」到底是什么年代的。对于这个疑问,不同的学者做出了不同的解答。有的认为这些「新玉」至少是清朝晚期的,因为在那个时期,缅甸北部开始出现翡翠原石交易;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这些「新玉」应该是近代或是现代的,因为在晚清民国时,我国玉石雕刻行业出现了大批量具有创新意识的艺人,他们的创作方向不仅包括传统的白玉、青白玉、青玉,也包括了翡翠、珊瑚、玛瑙等新的材料。
我个人比较赞同后一种观点,即:这些「新玉」是近代或者现代的作品。理由如下:
1、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玉器制作工艺有很多是一脉相承的,例如:砣磨法、扎加工、线切割等等。而这些传统工艺到了现代依然继续传承着,并不断发扬光大。试想一下,如果是清代或者汉代的玉器工匠,他们能够用现代的钻石刀具去雕刻玉器吗?答案肯定是不能的。所以,现代工艺必然是这些「新玉」诞生的必备条件之一。
2、前面已经提到了,软玉才更适合我国古代玉的概念。而现代意义的翡翠,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很少出现甚至是根本没有提及。也就是说,古代的玉器和今天的翡翠原本就不是在同一讨论范畴之内。倘若这些「新玉」真的是来自缅甸南部,按照现代观念的理解,它们应该属于翡翠,而不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