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判断真假和价值?
先放结论,个人鉴定翡翠真假和价值(价格)的方法。 1.看,自然光下仔细观察,主要看结构;
2.掂,同体积的翡翠和其他玉石的称重,感受轻飘飘的感觉;
3.敲,相同尺寸的翡翠和玉料(多为岫岩玉)相互敲击比较声音。 因为个人水平有限,仅仅从理论知识方面进行分析,给出大致的判断方向,具体判断还需要更加专业的仪器和方法。
一.天然的和人工的 目前市场上的翡翠除了个别极品外,大多都有人工优化处理痕迹。简单来说就是天然翡翠A货和人造翡翠B货两种。 前者是指天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翡翠;后者是人工处理过的,一般用强酸清洗再注入无色或淡色的塑料、树脂等。两者的区别在于结构的不同,天然的翡翠有天然的结构,而经处理的翡翠由于充填了东西进去,结构会被破坏,看起来会更均匀一些。当然,天然翡翠也有结构的,只是没那么明显。
二.A货与B货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人把没有经过处理的天然翡翠也称作为B货。这是不对的,正确的叫法应该为A货。也就是说只有天然未经过任何处理的翡翠才能称为A货。 而经处理的翡翠因为有过处理,所以称为B货。 在行内,通常用“种”来表示翡翠的质量好坏,而“色”则是区分翡翠是否经过了人工处理。判断一块翡翠到底是A还是B,只要了解它的颜色和质地即可。当然,在自然光下观察是最好的,如果是白天时间充足的话可以选择太阳下观测。如果是在黑夜就只能借助灯光了。
三.评估方法 看——自然光下详细观察 在自然光线下(或者白天有阳光照射的时候),详细观看宝贝的整体及局部。主要注意观察结构是否有颗粒感,是否有颜色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等等。 如果有放大镜或者显微镜就更加方便了。
掂——同体积的翡翠和玉石较 量重量 同样尺寸的翡翠和玉石(多为和田玉)放在一起比较,感受那种轻盈感和坠手感。 虽然重量不能作为判断依据,但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角度。
四.其他 测量工具:卡尺、直尺、软尺、圆规等。 辅助工具:镜子、灯光(手机照明灯)、胶水、牙签、铅笔、橡皮擦、指甲刀等。 对于一些特殊案例还需要专门的方法去判断,这里就不阐述了。
一般判断翡翠真假和价值的要素有以下5点:
要素1:看颜色
颜色是翡翠的重要价值判断因素,颜色的浓、阳、正、均是颜色质量的依次递减的四个档次。有色必有根,有脏必有绺(裂);颜色深浅不一,呈条带状、团块状;绿色以外的颜色没有价值;不同颜色的翡翠价值差异很大。
判断翡翠的绿在有色必有根有脏必有绺(裂)的规律下,只要翡翠的“绿”在正、浓、阳(亮)、匀四个方面表现较好,就有很大的增值潜力,特别是老坑玻璃种的翡翠,其价值往往是以千万来计算。
要素2:看质地
质地即透明度和水份。“外行看色,内行看种”。透明度的玻璃种最好,其次是冰种,再次是芙蓉种。含翡翠最多的钠长石称芙蓉石,呈腊质半透明状。
水份是中国人评价翡翠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般仅指A货。水份好不好,主要指翡翠的透明度和冰裂纹两方面,这是决定其档次和价格的核心要素。老坑玻璃种的翡翠,水份最好。
翡翠有冰,玉有汗,无冰无汗者,没有生气。有汗有冰的玉和翡翠就明亮,有价值,无汗无冰的玉就暗就价值低。有汗有冰的翡翠,往往就是玻璃种、冰晶种、芙蓉种。
要素3:看光泽
不同切割工艺的翡翠应有玻璃光泽,如果光泽偏弱或光泽暗淡,则需进一步辨别是否为B货或C货。
要素4:看雕工
有无设计,有无技巧,有无工艺价值。其价值高低的顺序依次为龙舟、山水、花卉、动物、图案。有无款式。有款式者价值高。款式有仿古款、清式款、现代款、西洋款、名家款。
要素5:看大小
指尺寸和重量。尺寸规格越大,克重越重,价值越高。大贵小贱,条货要长,吊件要大。
翡翠价值判断的四不定律是指什么翡翠价值判断的四不定律:
定律一、颜色深的翡翠不比颜色浅的好:颜色的“正”和“艳”比“浓”重要,“匀”比“深”重要,颜色表现好的芙蓉种,要好于表现不够的玻璃种。
定律二、水一般但干净的翡翠不比重水但脏的翡翠好:这与人一样,气质干练、体态轻盈重要,而有肉没有灵气不受欢迎。
定律三、玉化一般但干净的翡翠不比重裂多、脏的翡翠好:玉化好,即“活”重要,脏、裂多,则“干”而不受人喜爱。
定律四、小件品质好过有裂的较大件:即翡翠的小件也可被重视,有裂的较大件不受待见。同理,小的高品质翡翠更受重视,“小精尖”的翡翠最具增值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