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吊坠什么才是假货?
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说自己很有发言权了! 本人从事玉器行业多年,亲眼目睹了很多假冒产品的出现和失败,所以对此问题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首先,从材料上来说,一般常见的假翡翠是用其他材质人工染色的,或者用低等材质的玉料来仿冒高档的翡翠。 例如,在多年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的“染斑玉”,也叫“染紫玉”,这种玉料就是用较低档的玉石原料染成紫色之后冒充高档的紫色翡翠出售。 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叫做“锰碳酸铁硅酸岩”的石英岩,它可以呈现出深红色到紫色的鲜艳色彩,而且硬度较高,接近玉料,用其制成饰品后,经过打磨抛光,颜色可以保持得相当好,非常艳丽。 但是天然的锰碳酸铁硅酸岩本身价值很低,很难单独做成首饰品。于是有人就动了歪脑筋,将它染成紫色之后,冒充高档的紫罗兰色翡翠卖高价。这种造假方法非常简单容易,以前几乎没有破绽。
但是,这样的做法早已被专业人士识破。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检测设备,只要拿起任何一件商品,轻轻一扫,里面各种信息全都有。当然,也会查出是不是人造染色。 所以现在的制假者已经学会了用更“高级”的方法来造假。 那就是——做B货或C货处理,使低端材料变成中端材料,再用染色处理,变成中高端产品。
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一些品质较好的B货手镯,价格甚至可以比有些天然翡翠手镯的价格还高,而一些品质较差的B货手镯,价格便宜得令人发指,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个。 对于这些手镯,如果你不去仔细辨别的话,肉眼是难以区分真假之分的,只有拿在手中仔细对比分析才能发现差别。 而那些品质较好的B货手镯,由于表面光滑,种水较好,颜色均匀,不仔细看甚至无法看到结构上的裂纹,往往最容易迷惑消费者。
翡翠进入国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人民乐于接受的珠宝品种。其特有的色调及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市场上的品种十分复杂,既有真品和优质品,亦有大量的仿制品和处理品,真伪难辨,品质良莠不齐,使人感到眼花缭乱,尤其是初入门者,很容易上当受骗。
目前市场上假冒翡翠的品种,主要是用价值较低的玉石来充当翡翠,或者是仅用翡翠的碎料染色后,再制成玉器来冒充翡翠的。假冒翡翠的玉石,常见的有水沫子、绿辉石、钠铬辉石(俗称俄罗斯翠)、葡萄石、马来玉、澳洲玉、碧玉以及鉴定意义的铁锂辉石和石英岩玉。染色的冒充品,主要是染色石英岩和染色岫玉。这些玉石,与翡翠在外观上很相似,但是它们都经不起仔细推敲,尤其是科学仪器的检测。
假冒翡翠的玉料,无论是水沫子、绿辉石、钠铬辉石、“瑞士翠”、葡萄石、“缅甸玉”、碧玉等,这些玉料中尽管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绿色,与翡翠有相似的外观,但仔细看来毕竟存在差别,因为毕竟它们都不是由硬玉组成的。尤其是水沫子,是钠长石质玉,主要矿物是斜长石;“瑞士翠”是辉石族的钠铬辉石(NaCR Si206),又有人称为“哥伦比亚翠”;绿辉石是绿辉石-铁绿辉石系列的产物;葡萄石是含水的铝硼硅酸盐;马来玉是黝帘石化斜长岩;碧玉则是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这些玉料,除了水沫子(碱性角闪石的钠长石化、绢云母化后形成的次生玉料)产于我国新疆外,其他多数都是中亚、南亚及非洲等地的产物。因此鉴定中只要仔细与翡翠相比较,再借助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是不难鉴别的。
染色的冒充翡翠的玉料,以染色石英岩、染色岫玉为主。染色石英岩是一种由石英砂胶结而成的多孔性玉料,颜色单一,仅在碎屑或裂纹周围呈带状、丝线状染色。染色岫玉,一般呈深翠绿色,颜色也不均匀。因为这两种玉料原本无色或颜色很浅,只是借助于现代的注油和染色工艺,改变了原来的颜色,其品质与价值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是属于劣质品。过去,这些染色处理品只能在一些小商店或地摊上才能见到,现如今市场上的假冒翡翠已非常普遍,大量的假冒翡翠经过深圳、广州等翡翠批发市场流向全国各个城市,给人们投资收藏翡翠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假冒翡翠的鉴别应给予高度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