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叫玉?
这问题有点意思,我试着解释一下,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拍砖。 首先明确一点,我们谈的“玉”,指的是“软玉石”,主要是广义上的硬玉(即和田玉)和狭义上的软玉(指新疆玉,包括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等)。
其次,我们要搞明白“玉”这个词的出处。 我查阅了汉书、后汉书以及晋书等,发现其中的玉字都是这样写的——“瑀”“璵玗琪”“璵玗璂”等等…简直一大堆!而且这些字在书中出现并非只言片语,而是篇幅颇长,可见这些文字出现在书中的重要性。那他们究竟都是什么呢?
根据我的整理,这些文字大致都表示一种矿物——燧石,也叫硅化石。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种石头有个很特殊的性质,可以用铁或者木炭加热然后驱除里面的氧气而使其变成固体氧化铝,即: 3SiO2+4Fe==高温==3Si+4 Fe O (沉淀) 4SiO2+3C==高温==2Si+3CO2(气体) 根据这个反应原理,可以把所有的“玉”字都变为“璵玗琪”或者“璵玗璂”,也就是把“玉”变成了一种矿物。
当然,这并不是说“玉”就是这种矿物,而是因为古人没有现代的矿物学知识,把含有二价锰和铬的植物有机质岩石统称为真玉,而这些文字正是形容这类岩石的特征(如光泽、硬度、切割打磨容易等)。 所以我把“玉”定义为“矿物学意义上的‘玉’”,把“软玉、硬玉及其他诸多玉石”定义为“广义的‘玉’”。两者关系为后者包容前者。 另外,我还想介绍一种“岫岩玉”,虽然它的名字里有一个“玉”字,但它是一种蛇纹石化菱镁矿,属于碳酸盐玉石,与硬玉、软玉都不是同一大类。但它的颜色、光泽等特征又与上述两种玉石相似,所以也常混于“玉”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