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石头有翡翠吗?
在河流里发现的“石头”,是不是翡翠,需要看一下才行。 一般来讲,可称为“石头”的,都是天然岩石,或者由自然界的水(包括地下水、雨水)作用于自然的土壤、沉积物中的矿物颗粒而形成的堆积物,比如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等,它们属于天然石材。 这些天然岩石的特点就是结构、形态自然,会有明显的结晶现象。 而所谓“石头”中出现的翡翠,绝大多数都是次生冲积矿石。
这种矿产的形成过程是:翡翠的原生的矿石——硬玉岩或绿辉岩,在地质运动产生的断裂和裂隙中,遭到雨水、地下水的冲刷和搬运,部分硬玉岩被侵蚀掉,留下了黑色的填充物;剩下的硬玉岩经过反复的冲刷、摩擦,表面磨损严重,形成了浑圆光滑的卵石状,黑色填充物也渐渐磨平了棱角。这样的次生矿石,就形成了所谓的“石头”。 如果将这样形成的“石头”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里面的黑色填充物会逐步溶解,从而出现翠绿色色调,也就是常说的“水头好”。如果再次遇到合适的矿脉,也许就能够形成优质的翡翠原料甚至成品。但即使如此,由于这种“石头”原来已经经历了风化剥离和物理迁移的过程,其中原本的硬玉岩成分已经大量损失,能够形成翡翠的条件已经大打折扣了。
所以虽然这样的“石头”里面也可能会含有翡翠,但由于其形成过程与天然玉石截然不同,我们不建议将其视为宝石级别的翡翠。 当然,也有极少数的“石头”里含有的翡翠,因为颜色艳丽、质地细腻,达到了玻璃种或者冰种的要求,这样的极品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