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果冻料?
首先,很遗憾没有找到关于“果冻料”的这个名词的准确来源,故无法确切知道它所指的是什么。不过,根据已知的资料,可以大概猜出其指的是一种颜色像果冻一样的浅色系(主要为白色、藕荷色等)糯种至冰种翡翠。 例如,在《广雅·释器》中记录:“琼,玉也。”王念孙《广雅疏证》:“今凡玉色白者为琼。”这里的琼指的就是白颜色的玉,也就是现在的“白玉”。
又如,在《辞源》中,对“酥”字这样解释:“酥,石之白色者。”“雪”字条下则这样记载:“雪,凝而滑,其色自若。”“凝而滑”形容的是冻状,“其色自若”说明白色是雪的主色调。这都暗示了“果冻料”可能指代的是一种白色的玉石。 在古书中,有时候也把这种类型的玉器称为“乳”或“乳酪”。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许多种制作玉雕原料的方法,其中就提到了一个“乳”字——“蜡乳”。并解释道:“蜡乳,玉胎出时,浑沦圆形,用熟铁尖针插入孔内,四旁用蜡逐日填实,自然凝结成乳……”这里说的“蜡乳”应该就是指尚未雕琢、呈卵圆形的玉石原石。 而“奶酪”一词出现得就更晚了,大约出现在明代。如在《正字通》中,就对“酪”字这样解释:“酪,乳制品,以酪为羹。”“酪”还可以指“用牛奶蒸煮成的胶状物品”。可见,“奶酪”最初应该是形容类似于糊状或者胶状的白色食物。
个人推测“果冻料”很有可能就是“蜡乳”或者“奶酪”一类的玩意儿——质地细腻如果冻,色彩纯洁如白雪,形状多圆润如鸡蛋……当然,这是最接近“果冻料”的感觉的词了。 但要注意,这里的“嫩”指的是颜色,而不是指的是质地。所以,即便有些玉石呈现绿色或者其他颜色,但如果颜色很淡很淡,也可以称之为“嫩”,比如绿得“嫩如葱芽”、红得“嫩如胭脂”等等。
同样,这里的“老”也不是指质地粗糙的意思,而是形容颜色深沉。如“黄若金、橙若橘、黛若青螺”——虽然“金黄”、“橙黄”、“深橄榄绿”都是比较浅的颜色,但是它们的饱和度很高,故称“老”;而那些偏暗的蓝绿色则属于“老绿”。 至于为什么要把这些颜色浅、色度饱和度高、质地细腻的玉石单独分类出来呢?我想,这可能与人们偏爱鲜艳的颜色有关吧。毕竟,我们给小孩子挑选衣服,是不会挑“深色”或者“暗色”的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