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镯水头如何看?
水头,是行内形容翡翠的水润程度、通透度的一个词儿。 水头好的翡翠,就像聚光灯下的芭蕾舞演员,轻盈灵动;而水头差的翡翠,就像台上的摇滚歌手,活力有余,但轻灵不足。 用我们最常见的自来水来打个比方吧——未经处理的自来水比较“干涩”,而经过处理(比如曝晒)的自来水则会变得“水润”许多。
其实啊,水头这玩意完全取决于翡翠的生长环境,以及它被开采出来的方式。 因为翡翠是一种岩矿,它是来自上地幔深部的沉积岩,通常具有层状生长结构。 所以啊,在开采的时候很容易遭受破坏,比如断裂和碎块。 如果开采时不小心碰到了水体,或者浸泡于水中,那么翡翠就会受到侵蚀,表面部分矿物质溶解流失,整个翡翠会显得“水分充足”——也就是行内所说的“涨水”了。 而没进水体的翡翠,由于不受水的冲击,表面的矿物颗粒就不会溶解流失,整体显得“干”巴巴的,也就是常说的“脱水”了。 “湿”与“干”只是程度上的区别而已,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差”。
因为“润”是有代价的——“润”会导致透明度提高,晶体间光线相互穿透,价值不言自明;但同时还会令结构变得松弛,硬度下降,容易受损。 所以,行内有句话叫作“宁买纯干,不买半润”。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宁愿选择质地干透但不湿润的翡翠,也不要买那种半干半湿的翡翠。 这是因为在质地上,干燥的翡翠结构坚硬紧密,裂纹较少;而在水头上,透明度高,可以看见内部纹理的结构都呈现一定方向性,如纤维交织结构,或者粒状结构等,都利于抛光并保留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