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起胶值钱吗?
首先,起胶并不是鉴定材质或者判断真假的标准之一!所以不能以有或没有来评判价值的高低。 当然,起胶是可以增加美感的,所以有的小伙伴会特意追求起胶感。但“起胶”并不等于“起莹”哦~ “起胶感”是因为光线在翡翠颗粒之间折射的缘故,就像透亮的果冻一样富有弹性,让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把。而“起莹”则是由于翡翠中含有钠铬辉石(钠长石)的晶体,表面抛光不够好的话,在光源下就会有一种柔和的荧光,也就是“起莹”了。
不过呢,“起胶”或是“起莹”都是自然现象,它们出现的概率可都是百分之五十啊!因此有些小伙伴可能会失望地发现,自己买的翡翠是没有出现这种现象的。这也不能完全说明这个手镯不值这个价格呀~ 其实啊,影响翡翠价格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种水、颜色外,雕刻工艺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一块原石雕成的手镯,即便种水色都不好,但是设计精巧,花纹美观,也是可以值一个合理的价格的。
我们在欣赏翡翠的时候,常常接触到“起亮”和“起胶”这两个词。“起亮”意味着这块翡翠玻璃种或冰种的翡翠,冰种翡翠除了颜色较淡,没有玻璃种那么通透,其它品质都接近玻璃种翡翠。“起胶”意味着这块翡翠胶质感强,这种强胶质感常常出现在冰种或者芙蓉种等高档色里。但是,“起胶”只是在“起亮”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可以说,一块好的翡翠必须同时“起胶”又“起亮”。“起胶”也是评价一块翡翠好坏的标准之一。
实际上,“起胶”本来是一个行话,指的是胶质较强,如同糖一般甘甜浓厚的意思。对于起胶翡翠来说,最棒的效果是看起来像糖一般甘甜浓厚。因此在透明度上,起胶翡翠接近于玻璃种或冰种,玻璃种翡翠的透明度接近于玻璃的那种通透,而冰种翡翠在透明度上则稍逊色于玻璃种。起胶翡翠同样具备了玻璃种或冰种的透明度,又比玻璃种或冰种多了一分“胶质感”,因此起胶翡翠是接近玻璃种或冰种的亚玻璃种。
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的玻璃种翡翠非常少,因此起胶翡翠成为接近玻璃种翡翠的最好的B货翡翠。现在市场上,亚玻璃种翡翠的多于玻璃种翡翠。实际上,亚玻璃种也是最耐看的翡翠品种。亚玻璃种的翡翠通常以绿色为主,起胶起绿。
亚玻璃种翡翠有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胶质感很强,达到糖质的浓度,色浓底也浓,色和底同时具备胶质感,色绿而底也绿,绿油油,非常耐看。这是亚玻璃种最完美的表现形式。如果色淡底也淡,色和底同时胶质较弱,虽然也是亚玻璃种,但是无法展示亚玻璃种最强大的魅力。
第二,亚玻璃种翡翠的色和底分离,但是色和底同样具备了较强的胶质感。我们平时接触最多也是这一类亚玻璃种翡翠。这一类翡翠一般表层是一层胶质感非常强的薄绿皮,而种份同样非常透,也具有非常强的胶质感。色和底同样兼备胶质感。这样的翡翠同样耐看。如果色和底分离,色绿而底不绿,虽然也是亚玻璃种翡翠,但是色彩的浓淡和色底融合度上稍逊色于完全胶感翡翠。这也是亚玻璃种的第二类最佳翡翠品种。
第三类亚玻璃种翡翠:色和底分离,色绿而底不绿,色仍然具有非常强的胶质感。同时底同样具有较强的浸透感。这一类也是亚玻璃种翡翠,只是无法在色彩的浓淡和色底融合度上无法和更完美的一类亚玻璃种翡翠相媲美。但是无论如何,仍然算上好的亚玻璃种翡翠。
由此可见,亚玻璃种翡翠是介于冰种和玻璃种之间的翡翠品种。它既具有透明的玻璃种翡翠的浸透感,又具有较浓的冰种翡翠的浓重度和胶质感。因此亚玻璃种是玻璃种的第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