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镶嵌为什么用银托?
1.传统因素 我国有“金镶玉”的传统,比如唐代的《簪花仕女图》中,贵妇的头饰是黄金与玉石混合制成的。明代也有“金银嵌宝石”之说法(《吴船日记》);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就更是喜欢这种工艺了,他曾让工匠用“洋白金”(可能是指铅或锌等廉价金属)镶嵌祖母绿,制成念珠和朝珠。所以从历史渊源来看,翡翠镶嵌银托是有其传统的。当然,现在也有一些高端品牌开始尝试用K金、铂金或者18k金来镶嵌,但毕竟还是占少数。
2.成本因素 用贵金属(一般指金和银)作托架并不仅仅是因为传统因素,从成本上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以满钻戒指为例,如果钻石较大且较多,则往往需要用18K金(含75%纯金)制作戒托,因为18K金的密度比较大,能够承载较大的钻石;如果钻石较小且较少,则可能只用9K金甚至铂(白1000)来制作戒托。当然,最后所用的贵金属取决于设计师和品牌方。不过一般来说,相同重量的钻石,若用18K金做托架,则比用9K金或者铂(白1000)做的托架要实惠一些——虽然消费者可能要多付一笔金料费用给商场或者店铺,但这些费用最后都由厂家负担了。因此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也就是相当于花了更多的钱买了一份保障:买的钻石能永久佩戴,而不需要担心托架褪色或者磨损导致钻石丢失。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白金”并非真正的白金,而是人们对于贵金属白金(Pt900)或是白色1000(W1000)的俗称。
3.性能因素 从硬度上来看,钻石属于天然宝石中硬度最大的,约为10;而大多数金属的硬度都不及它,其中银为3,铜为4-5,铝为6,铁为6-7。因此如果是未镶嵌的钻石,自然不用担心与其它的金属饰品发生相互摩擦导致的划痕。但如果经过镶嵌加工,情况就另当别论了。首先,金属镶嵌钻石后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会导致金属附着处产生细小的划痕;其次,无论多么小心,钻石与金属之间不可能完全不留缝隙,而钻石作为一个无机材料,表面张力非常大,当它与金属接触时,很可能会将表面的油脂吸入缝隙内,从而造成污垢积聚。而如果使用化学药剂清洗的话,又会对钻石表面的晶面产生损伤。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隐患,最好选择银托。 当然,除了以上三个原因之外,也许还会有其它客观存在的原因导致翡翠镶嵌用银托。